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可塑性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07:34

  本文关键词: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可塑性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眶周交流电刺激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突触 眼优势 视皮层


【摘要】:目的利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电镜观察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关键期内单眼剥夺小鼠初级视皮层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P26 C57小鼠30只,分三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眼剥夺组于右眼缝合眼睑3天后打开,电刺激组于右眼缝合眼睑3天后打开给予眶周交流电刺激3天,其余饲养条件相同,三组均行PVEP检测。采用图形棋盘格刺激,空间频率为0.07 cpd,时间频率为lHz。从上述3组中每组随机取两只,行心脏灌注,先用温热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血液,直至从右心房流出澄清生理盐水,再用4%多聚甲醛灌注10min,至四肢伸展,僵直,断头取脑,分别切取左,右半球视皮层,即刻投入3%多聚甲醛+2.5%戊二醛混合液中送检。标本先后经2.5%戊二醛固定液,1%四氧化锇固定液固定;上升梯度乙醇脱水;环氧丙烷过渡,Epon812包埋;以LEICA ULTRACUT-R超薄切片机半薄切片定位后做超薄切片,厚度50nm±;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HITACHI-75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Megaview数字化电镜摄影系统射片。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三组小鼠初级视皮层突触的以下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突触界面曲率,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突触活性区长度。结果1.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作用正常组右眼峰值大于左眼(t=5.472,p=0.000),潜伏期短于左眼(t=-3.550,p=0.002),单眼剥夺组与正常组相比右眼峰值变小(t=-7.976,p=0.000),潜伏期变长(t=2.391,p=0.028),左眼相反(t=2.500,p=0.022;t=-4.176,p=0.001),电刺激组与单眼剥夺组相比右眼峰值变大(t=4.774,p=0.000),潜伏期变短(t=-2.437,p=0.025),左眼峰值和潜伏期变化均不明显(t=0.169,p=0.868,t=0.870,p=0.396)。C/I比值正常组为1.96±0.82,单眼剥夺组为0.54±0.18,电刺激组为1.11±0.41,单眼剥夺组较正常组C/I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9,p=0.000);电刺激组较单眼剥夺组C/I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0,p=0.001)。2.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对单眼剥夺小鼠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正常组神经元细胞胞核圆,核周间隙正常,长而直的粗面内质网,包裹核糖体,组成尼氏体,高尔基体三至八层空腔囊泡状,线粒体膜清晰,嵴向内凹陷,基质排列整齐;单眼剥夺组细胞核核膜皱缩,核周间隙肿胀,尼氏体结构消失,高尔基体肿胀空化,线粒体膜不清,基质排列紊乱,可见溶酶体吞噬大量坏死细胞物质;电刺激组细胞核核膜趋于饱满,形态尚不圆,核周间隙恢复正常,可见高尔基体及尼氏体,细胞质中散在大量核糖体,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吞噬了损伤细胞残片的溶酶体仍然存在。与单眼剥夺组比较,电刺激后,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厚(t=3.291,p=0.002),突触界面曲率减小(t=-2.969,p=0.005)。哭型突触减少,笑型突触增加(χ2=11.379,p=0.001)。视皮层17区正常组以平直型突触为主,单眼剥夺组以哭型突触为主,电刺激组以平直型突触为主。结论1.经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后小鼠剥夺眼反应较单眼剥夺组增强,C/I比值增大,眼优势向右侧移动;2.经重复性眶周交流电刺激后小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结构活性较单眼剥夺组增强。
【关键词】:眶周交流电刺激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突触 眼优势 视皮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7.4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11-12
  • 前言12-14
  • 研究现状、成果12-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4
  • 一、电刺激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眼优势改变14-28
  • 1.1 对象和方法14-19
  • 1.1.1 实验动物14
  • 1.1.2 建立动物模型14-15
  • 1.1.3 PVEP记录原理15-16
  • 1.1.4 三组c57小鼠PVEP记录16-18
  • 1.1.5 统计学分析18-19
  • 1.2 结果19-22
  • 1.2.1 PVEP波形特点19
  • 1.2.2 三组PVEPP100波振幅及潜伏期比较19-21
  • 1.2.3 三组PVEPP100波C/I比较21-22
  • 1.3 讨论22-27
  • 1.3.1 弱视的发病原因及对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22-24
  • 1.3.2 非侵入性电刺激方法在视觉损伤中的应用及可能机制24-25
  • 1.3.3 PVEP的研究结果及展望25-27
  • 1.4 小结27-28
  • 二、电刺激单眼剥夺小鼠视皮层17区突触活性改变28-40
  • 2.1 对象和方法28-31
  • 2.1.1 实验动物28
  • 2.1.2 形态学方法28
  • 2.1.3 参数测量28-30
  • 2.1.4 统计学分析30-31
  • 2.2 结果31-35
  • 2.2.1 神经元超微结构特点31-32
  • 2.2.2 神经毡超微结构特点32-33
  • 2.2.3 突触结构参数33-34
  • 2.2.4 各型突触比例34-35
  • 2.3 讨论35-39
  • 2.3.1 本研究方法的独特性35
  • 2.3.2 突触的改变35-37
  • 2.3.3 神经元的改变37-39
  • 2.4 小结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5-46
  • 综述 成年弱视视皮层可塑性研究进展综述46-56
  • 综述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小龙;邓燕;廖瑜俊;杨洋;于春红;彭小维;熊伟伟;;氟西汀治疗形觉剥夺性弱视猫的视觉诱发电位变化[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02期

2 蔡浩然;;视觉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的可塑性[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05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5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