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屋尘螨IgG4抗体和ECP在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血清屋尘螨IgG4抗体和ECP在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IgG4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变应性鼻炎 症状体征评分 VAS评分
【摘要】:目的:1.本文研究珠海地区33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疗效,为AR患者SIT治疗提供科学依据。2.探讨SIT治疗中AR患者血清屋尘螨IgG4抗体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的变化,为AR患者的实验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1.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AR患者33例(包括20例男性、13例女性,非成年人24例、成年人9例),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初始完成后(15周)、1年时(51周)的症状体征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不良反应。2.抽取治疗前、初始完成后(15周)、1年时(51周)患者血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伊OOK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gG4抗体以及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UniCAP法)检测ECP的数值。3.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资料进行对数变换,再采用几何均数表示变量,然后分别对IgG4抗体和ECP的数值及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进行采用自身对照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检验,其中将治疗一年后ECP的值分成非成年组和成年组两组进行组间均值t检验,再将治疗一年后的IgG4抗体和ECP的指标值与治疗前的指标分别进行差分,得到两个指标的差分值,然后分别与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完成SIT初始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随着SIT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不同时间段数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的IgG4抗体水平治疗后明显逐渐升高,其不同时间段数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清屋尘螨IgG4抗体变化的数值跟症状体征评分变化的数值成负相关关系(r值=-0.656,P值=0.000.05);与VAS评分变化的数值也成负相关关系(r值=-0.864,P值=0.000.05)。3.血清中的ECP含量治疗后逐渐降低,其不同时间段数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经治疗后ECP数值差异不明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清ECP变化的数值跟症状体征评分变化的数值成正相关关系(r值=0.687,P值=0.000.05);与VAS评分变化的数值也成正相关关系(r值=0.726,P值=0.000.05)。4.33例患者接受注射治疗,局部不良反应率10.20%,全身不良反应率为1.50%,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致死性不良反应;结论:1.SIT治疗能减轻变应性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主观感受(VAS评分)。2.特异性免疫治疗能诱导变应性鼻炎患者产生IgG4抗体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是评价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较为可靠的指标。3.ECP作为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标志,是反应鼻腔炎症其中一个较好的指标,患者血清中ECP的含量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4.SIT不良反应率低,本次研究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能得到缓解和消失,均可继续接受治疗,可见SIT在治疗过程中是比较安全的。
【关键词】:IgG4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变应性鼻炎 症状体征评分 VAS评分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65.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5
- 资料与方法15-26
- 1.研究对象15
- 2.仪器设备及试剂15
- 3.研究方法15-26
- 3.1 血清sIgE检测15-16
- 3.2 SPT检测16-17
- 3.2.1 SPT前准备16
- 3.2.2 SPT具体操作步骤16-17
- 3.2.3 检测结果分析17
- 3.3 SIT治疗17-20
- 3.4 症状体征评分20-22
- 3.5 VAS评估22-23
- 3.6 实验室数据检测与处理23-26
- 结果26-32
- 1.症状体征评分26-27
- 2.VAS评分27
- 3.IgG4抗体27-29
- 3.1 IgG4抗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27-28
- 3.2 IgG4抗体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分析28
- 3.3 IgG4抗体与VAS的相关性分析28-29
- 4.ECP29-32
- 4.1 ECP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分析29-30
- 4.2 ECP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分析30
- 4.3 ECP与VAS的相关性分析30-31
- 4.4 不同年龄组治疗一年后的ECP数值检测结果分析31-32
- 讨论32-42
- 1.AR的病因32-33
- 2.AR与其他疾病的关系33-34
- 3.AR患者的临床检测34
- 4.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讨论34-35
- 5.关于SCIT和SLIT35-36
- 6.SCIT治疗的安全性36-37
- 7.特异性免疫治疗与IgG4抗体37-38
- 8.特异性免疫治疗与ECP38-40
- 9.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年龄的关系40
- 10.AR治疗的新进展40-41
- 11.局限和展望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8
- 中英文对照表48-49
- 附件1 珠海市变应性鼻炎患者问卷调查表49-56
- 附件2 知情同意书56-57
- 附件3 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查申请单57-58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嘉龙;赵晓明;汪志伟;;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变应性鼻炎及气道高反应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年04期
2 李献清;邱前辉;韩虹;陈少华;;影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3 赵晓明;伍慧卿;林丽莉;刘谦虚;李小敏;罗彬;;阿罗格标准化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20期
4 李烁;洪海裕;李小敏;高进良;高春生;赵家利;刘邦华;;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影响及远期疗效的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庞新举;王秋萍;程友;张勇;王志颐;谢燕清;钟南山;;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6 朱歆洁;陆美萍;陈若希;朱鲁平;祁沁红;殷敏;程雷;;儿童变应性鼻炎严重度与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相关性[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08期
7 赖荷;;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年02期
8 程相铎;雍磊;梅海豫;王昌铭;张彩霞;何静;;集群免疫治疗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30期
9 陈金湘;周宁霞;黄志纯;;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08期
10 朱双桂;陈强;;IL-17与过敏性疾病[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1068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6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