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叠综合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两者的常见性和多发性,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的几率比较大,且病情可以因为相互影响而加重,这两种疾病共存于同一患者产生的症候群被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OS),这个概念在1985年首次由Flenley提出。临床表现为夜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重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意识明显障碍,病情危重。比单纯COPD及OSAHS对患者危害更大。我国OSAHS的发病率约为4.04%,其中50~70岁人口中发病率为6.8%;COPD的整体发病率约为3%,其中大于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8.2%。COPD与OSAHS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共存于同一患者时,将相互影响,促进病情进展,使患者整体病情加重,比单纯OSAHS或COPD有更严重的低氧血症,更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及高死亡率。针对OS目前尚无规范化的诊治指南可以依循,而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单纯COPD及OSAHS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改善单一病种缺氧及通气功能,且无创呼吸支持在缓解缺氧症状、改善肺通气的同时避免了手术及有创通气插管所导致的副作用;无创呼吸可纠正缺氧,降低肺动脉压,进而纠正患者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心脑等重要脏器。尤其是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更具优势,因其呼气相及吸气相可迅速转换,与呼吸生理特点比较接近,患者更容易接受。但在OS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对OS的治疗效果来验证其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重叠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在常规氧疗、抗感染、平喘、解痉、化痰、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PSG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肺功能及心功能检查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上p H和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呼吸暂停指数(AHI)、睡眠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以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Bi PAP治疗OS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睡眠质量。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叠综合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6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9
- 材料与方法9-11
- 结果11-14
- 附表14-17
- 讨论17-19
- 结论19-20
- 参考文献20-24
- 综述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24-34
- 参考文献29-34
- 致谢34-35
- 个人简历35-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霖,翟德佩;罕见的重叠综合征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王佳,鲁慧敏,林建海;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20期
3 刘玲,李玉叶,王正文;重叠综合征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年06期
4 艾脉兴,曾小峰,李向红;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合并重叠综合征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01期
5 马国添;重叠综合征误诊一例[J];广西医学;2002年04期
6 秦永明,张琴,张晓洁;重叠综合征临床分析[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2年03期
7 张左华,孙晓萍,姚易凯;重叠综合征8例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2期
8 陈秋生,李素琴,高元明;重叠综合征30例观察分析[J];临床荟萃;2003年12期
9 孙洁静,赵景春,平芬;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3年07期
10 刘薇,刘莉;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张湘燕;刘维佳;冯端兴;;重叠综合征夜间低氧与肺功能的临床研究[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艳;;重叠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朱平;;重叠综合征[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华瑜;;重叠综合征二例[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田红;曹文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26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红;刘锦铭;郑西卫;王帆;贺金香;;重叠综合征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8 韩锋锋;王妍敏;黄雁西;郭雪君;;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甘乐文;张睢扬;梅开城;马建新;王东霞;常艳;;面罩机械通气治疗重度高碳酸重叠综合征19例失败原因分析[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陈哲;刘素彦;陈宝元;;新旧两型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水淼;不同模式无创通气治疗对老年维族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睡眠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刘建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损伤的累积效应[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郑曙光;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莉;重叠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6 谭素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叠综合征)[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7 李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D];暨南大学;2013年
8 赵丽;重叠综合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肺功能变化及夜间低氧血症的比较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9 梁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观察[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张军营;重叠综合征外周血炎症因子与细胞免疫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7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