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多糖基质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真菌感染治疗与环境治理

发布时间:2017-10-24 12:16

  本文关键词:多糖基质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真菌感染治疗与环境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海藻酸 壳聚糖季铵盐 六价铬 真菌性角膜炎


【摘要】: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于其天然无毒,资源丰富,生物易降解,具有较强的粘附性,价格较低,良好的分散性,所以被视为理想的载体。其中,壳聚糖衍生物和海藻酸,作为常见的生物多糖,使用它们作为载体制备得到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和环境修复领域上,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首先选用了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季铵盐,HTCC),结合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GO),作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致盲。常用的方法是滴含有抗真菌药物的眼药水和眼内注射进行治疗,然而前者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需多次给药,给病人带来不便;而后者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季铵盐结合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负载银纳米颗粒(Ag)以及药物伏立康唑(Vor)的新型眼膜剂,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其中,HTCC是通过壳聚糖(CS)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反应得到的,HTCC与银纳米颗粒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HTCC与GO是通过静电吸引作用进行连接的,GO可有效提高眼膜剂的载药量。通过把伏立康唑(一种抗真菌的药物)负载在这眼膜剂上,便可达到了药物缓释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眼膜剂对真菌性角膜炎有着卓越的疗效。这说明,壳聚糖衍生物结合氧化石墨烯作为药物载体,有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后,本文选用了海藻酸作载体或碳源制备铁系复合材料用于六价铬废水的应急处理。近年来,六价铬(Cr(VI))泄露事件越来越频繁。由于六价铬的剧毒性,高溶解性以及高迁移性,如何高效去除水中六价铬,迄今还是个难点。使用铁剂(如纳米零价铁,四氧化三铁,亚铁)是去除水中六价铬的常用方法。但是,纳米颗粒的易团聚,易氧化,导致它们的活性下降,严重制约着它们的实际应用。使用海藻酸作为纳米颗粒的载体,就可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在本课题中,使用了海藻酸作载体,负载纳米铁,得到一种海藻酸载纳米铁小球(alginate-nZVI小球);同时,我们使用海藻酸钠作为碳源,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铁和纳米氯化亚铁,得到一种基于海藻酸的碳载纳米四氧化三铁/氯化亚铁小球(Fe_3O_4/FeCl_2·4H_2O/C小球);把这两种材料用于六价铬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负载上的纳米颗粒都是高度分散,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两种材料均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六价铬。其中,在反应平衡时,Fe_3O_4/FeCl_2·4H_2O/C小球对六价铬的平衡去除量可达到47.76 mg/g。由于它们在水中具有轻质漂浮的特性,十分有利于进行分离和回收,因此有望应用于特大型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中。
【关键词】:海藻酸 壳聚糖季铵盐 六价铬 真菌性角膜炎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R772.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0
  • 1.1 多糖载体的概述9-10
  • 1.1.1 多糖载体的种类9
  • 1.1.2 海藻酸载体9
  • 1.1.3 壳聚糖载体9-10
  • 2 壳聚糖衍生物作载体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10-32
  • 2.1 壳聚糖衍生物作载体制备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现状10
  • 2.2 壳聚糖季铵盐结合氧化石墨烯作载体制备抗菌眼膜剂的研究意义10-12
  • 2.3 材料与方法12-14
  •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12-14
  • 2.4 壳聚糖季铵盐结合氧化石墨烯作载体制备抗菌眼膜剂的研究14-18
  • 2.4.1 新型抗菌眼膜剂的制备14-15
  • 2.4.2 新型抗菌眼膜剂的表征15-16
  • 2.4.3 新型抗菌眼膜剂治疗真菌性角膜炎16-18
  • 2.5 结果与讨论18-31
  • 2.6 结论与展望31-32
  • 3 海藻酸作载体制备环境修复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32-64
  • 3.1 海藻酸作载体制备环境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32
  • 3.2 海藻酸作载体制备铁系复合材料的研究意义32-34
  • 3.3 材料与方法34-35
  •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34-35
  • 3.4 海藻酸作载体制备铁系复合材料的研究35-48
  • 3.4.1 海藻酸载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方法35-37
  • 3.4.2 海藻酸载零价铁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37-48
  • 3.5 海藻酸作碳源载四氧化三铁/亚铁复合材料的研究48-63
  • 3.5.1 海藻酸作碳源载四氧化三铁/亚铁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方法48-50
  • 3.5.2 海藻酸作碳源载四氧化三铁/亚铁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50-63
  • 3.6 结论与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 科研成果71-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玉玲;陈彬合;韩保萍;税庆华;;那他霉素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伟云;谢立信;;真菌性角膜炎[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小丽;;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璐璐;王丽娅;;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发病过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姬亚洲;张承立;张东魁;裴森;霍永军;韩宝军;王文玲;陈拥军;;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丽娅;张军;孙声桃;张月琴;;真菌性角膜炎转归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树立;赵广喜;张丽丽;骆纯皓;;外用氟康唑粉治疗真菌性角膜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敬才;徐凯;;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裘文亚;姚玉峰;金玉奇;;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钱俊;;真菌性角膜炎的观察与护理[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钟文贤;谢立信;;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主要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阳市眼科医院门诊副主任 张承立;真菌性角膜炎常识[N];安阳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艳阳 通讯员  吴日明;常戴隐形眼镜当心真菌性角膜炎[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岳平明;真菌性角膜炎如何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黄海平;警惕真菌性角膜炎[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谢立科;常戴隐形眼镜当心真菌性角膜炎[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张文;隐形眼镜护理液使用不当可致失明[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衣晓峰;李建辉;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钊剑;隐形眼镜护理液敢用吗[N];人民日报;2006年

9 衣晓峰 李建辉;球结膜转位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赵绍华;中小学生不宜戴隐形眼镜[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婷;TREM-1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李金;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转归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6年

3 王璐璐;真菌性角膜炎的分类、药敏试验及临床转归的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4 姜楠;IDO在真菌性角膜炎真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曲利军;趋化因子在真菌性角膜炎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贺丹;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及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D];吉林大学;2012年

7 应露依;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钟文贤;小鼠真菌性角膜炎模型中主要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翟华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10 裘文亚;兔镰刀菌和曲霉菌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晓可;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丽梅;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3 曲建秋;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Dectin-1、TLR2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相互作用[D];青岛大学;2015年

4 代龙龙;4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5 王素娟;角膜胶原交联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D];郑州大学;2016年

6 刘素素;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进展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6年

7 范芳丽;真菌性角膜炎中NETs的形成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黄健菲;多糖基质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真菌感染治疗与环境治理[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乔元娇;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马慧;真菌性角膜炎致病与预后关系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8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