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6 19:04

  本文关键词: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衰竭 多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病情资料中促进其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入院的OS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与病情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慢阻肺合并OSA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SPSS统计学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指数、吸烟史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咳嗽、咳痰、发热、AHI、LSaO_2、Ts9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在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呼吸困难和/或发绀、夜间憋醒、LAT、m SaO_2在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之间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围(OR=1.75)、呼吸困难/发绀(OR=20.01)为OS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OS患者的颈围和呼吸困难/发绀是影响OS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单位】: 海军总医院干部保健科;海军总医院干部呼吸内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衰竭 多因素分析
【分类号】:R563;R766
【正文快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组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慢阻肺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引起死亡的慢性疾病,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人群的慢阻肺发病率在8.2%。慢阻肺病死率与治疗费用较高,是目前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难题与主要死因之一。睡眠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健,钦光跃,李祝尧,王静,施旦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4例诊治体会[J];浙江医学;2000年04期

2 冯靖,朱宝玉,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5期

3 张九进 ,陈显源 ,吴维民 ,邓海波 ,黎祖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变化[J];中原医刊;2003年05期

4 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注射用内给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年01期

5 洪旭初,林其昌,蔡勇,陈沁,叶玲,陈公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年04期

6 陈红;纤支镜在3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成都医药;2004年05期

7 李志军;张西芷;郭少丽;;慢性重度呼吸衰竭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8 黄斌;王筠;张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1期

9 陈光宴;徐彬;;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06期

10 杨文林;王丽华;王海峰;;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地塞米松80例临床体会[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于国东;吴先平;樊勋;程小曲;肖乐声;余征;;呼吸衰竭选择使用呼吸机控制模式通气的时机探讨[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郭兮恒;郭尧华;;呼吸衰竭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探讨(附7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钟世杰;刘涛;罗翌;谭荣益;池逊;冯维斌;张忠德;林琳;刘敏雯;庾慧;陈秀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蒋明英;;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孙洁民;陈菁;罗光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朱宝玉;;关于临界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损伤的概念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永波;李文平;崔建英;王林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屠春林;胡建荣;盛飞;唐志军;余艳芳;刘莺;朱瑞航;;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东宁;;呼吸衰竭[A];第二届全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莉;老年人呼吸衰竭的诊治特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朱立明;危重呼吸衰竭救治有了新方法[N];家庭医生报;2007年

3 朱立明;我国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首医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詹庆元;抢救呼吸衰竭治疗与研究显著提高[N];北京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慕欣 魏平 蓝愉华(实习);呼吸衰竭:解痉 祛痰 氧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呼吸衰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呼吸衰竭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夏向南;严寒季节老人需防慢性呼吸道衰竭[N];家庭医生报;2008年

9 ;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及分型[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朱惠莉;增加老年人呼吸衰竭通气量相关要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小华;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耕;402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勇;简易呼吸衰竭评估系统的建立与评价2[D];暨南大学;2008年

3 钟晓們;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界呼吸衰竭与呼吸衰竭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冯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5 徐丽娜;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阳永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许东琳;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D];暨南大学;2007年

9 黄旭东;胆碱酯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变化的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刘菲菲;两种不同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10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