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角膜碱烧伤家兔模型外周血、房水中VEGF、IL-2变化
本文关键词: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角膜碱烧伤家兔模型外周血、房水中VEGF、IL-2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角膜碱烧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
【摘要】:【目的】应用ELASA方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角膜碱烧伤模型角膜愈合过程中外周血、房水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变化情况。【方法】取体质量2.5 kg,月龄2个月,雌雄不分,健康无任何眼疾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60眼),制备角膜缘碱烧伤模型,所有样本均制备右眼。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各30只(60眼)。一组为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1 ml PBS。一组为移植组,耳缘静脉注射1 ml PBS+BMSCs,定期观察角膜病变。于移植术后第3、21、60天,在兔耳缘静脉处抽取外周血1 ml,提取血清约300μl。前房穿刺抽取无菌房水50μl,将其迅速存放于-80℃冰箱中待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与房水中VEGF、IL-2的浓度变化。【结果】移植组术后第3天,外周血清中VEGF(98.23±1.45)ng/ml、房水中的VEGF(145.12±2.01)ng/m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21±1.23)、(58.23±1.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移植组外周血清(56.12±1.56)ng/ml、房水(98.23±1.26)ng/ml中的VEG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98.56±1.12)、(136.21±1.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移植组外周血VEGF(50.36±1.25)ng/ml、房水(56.12±1.98)ng/ml中VEGF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1±1.24)、(169.01±1.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第3、21、60天,移植组IL-2在外周血[(96.45±1.25)、(93.12±1.05)、(91.23±0.97)]ng/ml及房水[(39.56±4.21)、(21.89±5.32)、(21.98±4.85)]ng/ml中的浓度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角膜碱烧伤模型移植BMSCs可以减少创伤修复晚期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浓度。
【作者单位】: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角膜碱烧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
【分类号】:R779.1;R-332
【正文快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存在于骨髓中,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较原始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基质细胞的特性,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增殖并被诱导分化成包括骨、软骨、肌肉、脂肪、神经等组织细胞[1-3],可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荣利;张媛媛;李泽慧;周丹;张晨晨;哈小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蓓,汪维伟;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2 朱辉;;早期脊柱脊髓损伤综合救治新策略[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3 段海峰,吴祖泽,陆颖,刘红军,哈小琴,吴丹莉,王立生;腺病毒介导的人HGF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作用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3年04期
4 王魁,杨维权;脊柱脊髓损伤[J];人民军医;2004年08期
5 张诚;哈小琴;刘毅;金丽娟;吕同德;;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修复烧伤创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51期
6 宫恩年;商丰元;郭子宽;楼晓;;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来;角膜碱烧伤基础研究与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年10期
2 秦文华;角膜碱烧伤42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2年09期
3 朱学军,林再雄,朱益华,徐国兴,林玲,林发森,童绎;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表达[J];眼视光学杂志;2004年03期
4 杨世琳;;角膜碱烧伤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年01期
5 张明昌;王勇;;角膜碱烧伤中白介素-1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眼科研究;2007年01期
6 徐锦堂;陈建苏;;角膜碱烧伤病理过程中的免疫机制[J];眼科新进展;2007年04期
7 徐锦堂,刘春民;对角膜碱烧伤一些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年07期
8 蔡红香;维生素C联合肝素治疗角膜碱烧伤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0年05期
9 谢德雍,罗德生,郑红花,苏建中,李映红,王汉洲,王梅娟;地塞米松对家兔角膜碱烧伤的保护作用[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邱良秀,张泺,沈远平;单态氧猝灭剂叠氮钠治疗角膜碱烧伤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娟;吴涵;姚克;Jae Chan Kim;;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参与和促进家兔角膜碱烧伤愈合的机理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华成茹;;治疗角膜碱烧伤一例[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严军;杨恬;黄文琪;肖桃元;邹卫东;可金星;;兔中央角膜碱烧伤后修复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叶娟;吴涵;姚克;Jae Chan Kim;;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参与和促进家兔角膜碱烧伤愈合的机理研究[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识;马庆杰;郝继龙;谷树严;;电离辐射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所致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陈滨;柏林;马庆杰;;电离辐射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所致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赵伟;蒋爱华;刘祖国;;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对周细胞募集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雷朝霞;;复方丹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联用治疗角膜碱烧伤[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陈鹏;张翠萍;梁洁;高荣莲;马萍;康宏向;;KGF-2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形态计量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10 袁进;陈家祺;周世有;王铮;顾建军;邵应峰;黄挺;;IL—1ra基因原位转染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培瑾;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柯屹峰;多糖水凝胶结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3 周鸿雁;辐射对角膜碱烧伤、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鹏程;SDF-1/CXCR4与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艳;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角膜碱烧伤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幸正茂;他可莫司滴眼液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林再雄;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5 武英;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对角膜碱烧伤的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刘晓坤;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生成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向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谢敏;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视网膜病理改变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9 胡志佳;干扰素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施新秀;贝伐单抗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早期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7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10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