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糖皮质激素对变异性鼻炎患者Th17和RORγt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糖皮质激素对变异性鼻炎患者Th17和RORγt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鼻炎 变应性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疗法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摘要】:目的分析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糖皮质激素对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转录因子孤独受体(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外周血液,检测Th17细胞阳性率,测定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健康人对照(对照组)。测定患者白介素-17(IL-17)、IL-6和IL-23炎性介质水平,同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R患者Th17细胞阳性率、RORγt mRNA表达、IL-6、IL-17及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治疗后IL-6、IL-17、IL-23、Th17细胞阳性率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A组(P0.05)。两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及鼻炎生活质量表(RQL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鼻部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AR患者外周血内Th17细胞、RORγt转录因子及相关炎性因子均可能参与AR的发病过程,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可下调AR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鼻炎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喉科;
【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攻关项目(ZD2012043)
【分类号】:R765.21
【正文快照】: 尘螨是引发变异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关键变应原,研究报道提示,采用小剂量尘螨疫苗刺激机体,可产生免疫作用,改善AR患者病情[1-2]。目前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及特异性免疫方案治疗AR。但不同方式对AR患者体内变应原的刺激尚且存在争议[3]。为分析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糖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平;郑岩;高军;吕智慧;冯小娟;;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管理初探[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年01期
2 王忠喜;李文静;;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起始时间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19期
3 宾博平;何庆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09期
4 袁玫;肿瘤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5年01期
5 林小平;郑岩;高军;吕智慧;冯小娟;;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初探[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7年01期
6 谢青;吴雨霖;祁沁红;;特异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预防[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16期
7 陈少华;韩虹;;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心的管理规范实践[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5期
8 宋薇薇;;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年02期
9 伍慧卿;赵晓明;;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J];临床医学工程;2013年01期
10 高旭晖;徐桂强;罗维;;19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源;黄先玫;楼素;;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体会[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小平;陈萍;高军;郑岩;李玉珍;吕智慧;冯小娟;;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管理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林小平;陈萍;高军;郑岩;李玉珍;吕智慧;冯小娟;;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管理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4 方萍;孙秀珍;刘昀;冯向莉;鱼宝萍;魏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方萍;孙秀珍;刘昀;冯向莉;鱼宝萍;魏萍;;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6 周涵;陶绮蕾;程雷;;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现状调查与分析[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董燕;李靖;冯木林;赖旭新;;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其与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承新;唐利;;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姚苏杭;许以平;王菁0兰;王利民;王绮华;;白介素10与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关系[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佘文煜;;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A];第二届全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刘洋;如何看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获益及风险[N];健康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刚;特异性免疫治疗要尽早启动[N];健康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希望之光[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洋;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药物治疗互为补充[N];健康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洋;特异性免疫治疗 半途而废是大忌[N];健康报;2011年
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教授 迟春花;降伏哮喘元凶——螨虫[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文文;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全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抑制IgE易化变应原结合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程晓明;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谢芳;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减轻哮喘小鼠氧化应激及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2 彭万胜;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陈小雪;成人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4 叶敏如;中医药联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代丽;儿童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704例全身不良反应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于金香;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虹;单一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马香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的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尤少华;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魏金凤;哮喘患儿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过敏原变化及临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15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