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
本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
【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7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8例98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最主要由植物外伤引起,其次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隐形眼镜的不当使用。几乎所有患者出现菌丝苔被、伪足、免疫环、卫星灶等体征,少数患者出现内皮斑和前房积脓。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以镰刀菌属为主(73.5%),其次为曲霉属(13.2%)、念珠菌属(9.2%),其他菌属4.1%。65例65眼患者在选择5%那他霉素滴眼液后治愈,15例15眼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其余18例18眼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联合伏立康唑后13例13眼病情好转,5例5眼病情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羊膜遮盖,2例2眼眼球摘除。。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荆州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为镰刀菌。那他霉素眼液可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首选药物。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分类号】:R772.21
【正文快照】: 引用:田甜,田鹏鹏.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4-1260引言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是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1-2]。近年来由于植物性外伤的增多、广谱抗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礼友;刘慧露;;真菌性角膜炎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2年07期
2 郭斌;范钦华;杨新光;陈倩;刘钊;杨建东;曹丽;;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6期
3 马文江;赵少贞;侯光华;孙鹏;;真菌性角膜炎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6期
4 曾庆延;牛晓光;吴尚操;;长江中下游地区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特征及转归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10期
5 孙昱昭;胡悦东;陈蕾;张慧;;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12期
6 许莉;孙艳华;;局限性角膜浅板层“坡式瓣状”清切治疗真菌性角膜炎[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12期
7 渠晓黎;赵桂秋;高昂;车成业;林静;胡丽婷;李翠;陈文俊;;那他霉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7期
8 张婧;王万鹏;张文芳;鲁建华;;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前房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10期
9 周淑英;郝志鹏;;真菌性角膜炎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年03期
10 王美芳;赵俊英;高立新;;镰刀菌致急性真菌性角膜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利军;趋化因子在真菌性角膜炎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钟文贤;小鼠真菌性角膜炎模型中主要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赵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角膜烟曲霉菌感染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4 郭慧;Toll样受体介导角膜真菌感染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基因沉寂治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善祥,韩福鹏;真菌性角膜炎误诊二例[J];中国疗养医学;2000年03期
2 梁兴国,易桂兰,张清琳;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06期
3 郭伟;真菌性角膜炎13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4 陈从麟 ,聂海燕;真菌性角膜炎35例[J];人民军医;2002年03期
5 赵安利,周海松;氟康唑治疗1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2年04期
6 唐丽,刘素琴;实验室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03年10期
7 蒋海云,翟燕军,王凤秀,袁志敏;真菌性角膜炎误诊1例[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8 黄云莉,李红宾,吕昭萍;由局限性枝顶孢霉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2例[J];云南医药;2003年03期
9 陆肇曾;;真菌性角膜炎及其治疗现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05期
10 肖彩雯,马景学,徐深,范玉香,侯四清,杨云东,崔会来,陈俊娥,杨立东;臭氧溶液对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伟云;谢立信;;真菌性角膜炎[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小丽;;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璐璐;王丽娅;;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发病过程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姬亚洲;张承立;张东魁;裴森;霍永军;韩宝军;王文玲;陈拥军;;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丽娅;张军;孙声桃;张月琴;;真菌性角膜炎转归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树立;赵广喜;张丽丽;骆纯皓;;外用氟康唑粉治疗真菌性角膜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敬才;徐凯;;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裘文亚;姚玉峰;金玉奇;;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钱俊;;真菌性角膜炎的观察与护理[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钟文贤;谢立信;;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主要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阳市眼科医院门诊副主任 张承立;真菌性角膜炎常识[N];安阳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艳阳 通讯员 吴日明;常戴隐形眼镜当心真菌性角膜炎[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岳平明;真菌性角膜炎如何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黄海平;警惕真菌性角膜炎[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谢立科;常戴隐形眼镜当心真菌性角膜炎[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张文;隐形眼镜护理液使用不当可致失明[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衣晓峰;李建辉;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钊剑;隐形眼镜护理液敢用吗[N];人民日报;2006年
9 衣晓峰 李建辉;球结膜转位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赵绍华;中小学生不宜戴隐形眼镜[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利军;趋化因子在真菌性角膜炎中表达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贺丹;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及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D];吉林大学;2012年
3 应露依;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钟文贤;小鼠真菌性角膜炎模型中主要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翟华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裘文亚;兔镰刀菌和曲霉菌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伟宏;真菌感染小鼠角膜过程中菌丝和主要炎症细胞动态变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车成业;IL-1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9 徐玲娟;Dectin-1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由彩云;CpG ODN对真菌性角膜炎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晓可;边缘年龄人群真菌性角膜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丽梅;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3 乔元娇;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马慧;真菌性角膜炎致病与预后关系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潇远;多重PCR体系检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张静;真菌性角膜炎的菌种鉴定[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7 杨子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真菌性角膜炎快速诊断及菌属鉴定的探索[D];郑州大学;2006年
8 李淼;真菌性角膜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与预后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9 胡颖峰;活化巨噬细胞对真菌性角膜炎细胞免疫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10 孙远;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9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18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