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吃什么活血化瘀最快_行气活血化瘀法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0-01 15:05

  本文关键词: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运用活血化瘀这一治则已有悠久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瘀血病因病机的记载。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更详述了瘀血的病症和治疗方药,奠定了血瘀的辨证论治基础,又经清代王清任、唐容川的不断补充。近年来,我们根据“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对临床中疑难病、慢性病、难治病症及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慢性病、难治病症的研究发现,大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邪正混乱,而其病机则均涉及气血,故以血瘀在上述病症中多见。现行气活血传瘀法在临床上行之有效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也必须运用辨证来分析问题才能全面。

  1 血瘀形成的机制
    
  血瘀的形成有两大因素:(1)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凝滞成瘀。(2)因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中医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以经脉相连,经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气血只有通过经脉才能运行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发挥其濡润滋养作用,,从而维护脏腑的正常功能,则人体无病。由此可见,气血的运行正常与否,与人体是否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正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瘀使全身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各种营养物质供给障碍,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排出失调,神经运动系统功能失常,人体内外环境的恒定受到破坏,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内分泌失调,微循环出现障碍等表现。

  2 行气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
    
  行气活血化瘀具有选择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使血液的浓、黏、凝、聚程度减轻或恢复;可降低血脂,调整脂质代谢,抑制动脉硬化,防止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防止血管损坏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增生性病变和转化与吸收,具有抗肿瘤作用,并可抵制结缔组织增生;对炎症具有良好的消肿、镇痛作用。部分活血化瘀药物尚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抑制或减少变态反应性改变,有助于复合物的清除,并通过CAMP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活力,并对细胞亚群也有一定地改善作用。

  3 行气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3.1 冠心病 属中医“胸痹”之范畴。中医学有“胸为清阳之府”之说。心位于胸腔,心功能正常,则心之阴阳气血调和,心脏无病。若心功能受到损害,则心主血脉的功能降低,便会导致心之阴阳气血的不足,血脉瘀阻,痹阻胸阳而发生“胸痹心痛、心动悸、脉结代”等证候。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瘀血痹阻心脉,则可致心胸卒然大痛,而发“真心痛”。正如《灵枢·厥论》篇所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是为胸痹之重症。对于胸痹的治疗,现多依据《金匮要略》强调以宣痹通脉为主,并酌情配以活血化瘀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依据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创活血化瘀为主的血府逐瘀汤,并适当配以丹参、檀香、薤白等活血化瘀、行气通阳之品,在临床治疗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脑卒中 属中医“中风”、“偏枯”之范畴。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而现代医学认为,中风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人在安静状态下,因血流缓慢,血压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易于沉积而引起脑血管栓塞。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素体肥胖、血压偏高者,因酒后、情绪激动等使血压骤升,血管破裂,血溢络外,形成脑内瘀血。由此可见,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其最终病理结果均为瘀血形成。因此,行气活血化瘀法就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但临床应用时必须注意,对于出血性中风者,活血药应以和血为主,且不宜过早应用。
   
  3.3 慢性腰腿痛 多见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其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性”等,均属中医“痹病”之范畴。“痹者,闭也,即不通也”。依据“不通则痛”的中医理论,临床治疗时就应采用“通则不痛”的治疗方法。行气活血化瘀药具有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转化与吸收,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并对炎症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消肿镇痛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常以《医林改错》创“身痛逐瘀汤”为基础方,随证加用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土元、水蛭、地龙、蚂蚁等舒筋活血、搜风通络之品。临床验证,确有良效。
  
  (编辑尚 轩)

  作者单位:276032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中心卫生院


  本文关键词: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8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