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体位改变速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7 09:15
本文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体位改变速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诊治过程中体位改变速度对治疗效果及患者不适程度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我科就诊有详细资料的BPPV患者358例,由一名医师进行复位治疗。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9例。一组采取快速复位(体位变换时间2 s),另外一组采取慢速复位(体位变换时间5~10 s),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复位过程产生的不适感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快速复位组治疗有效率97.7%;慢速复位组有效率为97.2%,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复位组VAS平均分(7.70±3.95),慢速复位组VAS平均分(5.18±3.5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38,P0.05)。结论 BPPV手法复位效果与复位过程中的速度无关,慢速复位组患者复位过程中不适感较快速复位组轻。
【作者单位】: 北京积水潭医院耳鼻咽喉科;
【分类号】:R764
【正文快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positional vertigo,BPPV)由Barany1921年首次提出,是最常见的前庭源性疾病,在眩晕疾病中约占6.9%[1],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并沉积于半规管有关。手法复位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后半规管BPPV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外,
本文编号:1299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2995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