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细菌学研究及药敏试验分析
本文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细菌学研究及药敏试验分析 出处:《吉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的细菌学的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研究,为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治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在对6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过程中,采用鼻棉拭子法取得上颌窦的粘脓性分泌物作为实验标本,并将上述标本放入转移培养基中送往细菌室进行需氧菌的培养、分离与鉴定。然后对需氧菌进行14-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实验组中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43例,不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18例。同时以15例无鼻窦疾病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鼻棉拭子法对中鼻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此外,在实验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同时,将钳取的单侧上颌窦病变粘膜进行病理检查。 结果:实验组61例标本中培养出需氧菌32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46%,其中伴鼻息肉组培养出需氧菌23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3.49%;不伴息肉组培养出需氧菌9株,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00%,两组均为单一菌株感染,无混合感染。对照组15例分泌物标本中培养出需氧菌7株,阳性率为46.67%。实验组培养出13种需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较常见。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占84.37%,革兰阳性菌5株,占15.63%。对照组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革兰阴性菌5株,占71.43%,革兰阳性菌2株,占28.57%。经统计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需氧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伴鼻息肉组及不伴息肉组需氧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对革兰氏阳性需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抗菌活性较低的是青霉素G、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主要是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抗菌活性较低的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上颌窦黏膜标本病理结果示:粘膜水肿或息肉样变,粘膜下基质腺体增生、粘液潴留和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慢性鼻窦炎培养出的需氧菌菌株的种类比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为鼻腔正常菌和非致病性菌,但菌株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取得更好的疗效,可以先行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菌株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上述结果选择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及时或无法取得上述结果,例如术前无法取得病变处分泌物标本,分泌物细菌培养时间相对较长,且细菌阳性培养率只有52.46%等。为了提高治愈率,可以选择使用对需氧菌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广谱耐β一内酰胺酶类抗生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65.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锡宏;;乌鲁木齐地区维族妇女需氧菌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25期
2 傅泽昆;左正斌;陈杞;张丽民;贺广彩;;需氧菌放射呼吸测量通用培基的研究[J];海军医学;1986年04期
3 朱文英;;育龄妇女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感染发病调查[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7期
4 曹天英;周笑岩;宋振英;齐艳春;张蕴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需氧菌与厌氧菌及临床意义(附48例)[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5 卓健生,许寒炬,杨朵,卢云;胆囊结石胆汁需氧菌厌氧菌及L型菌的培养鉴定[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2期
6 蔡润芳,邓玉晖,李轶,李素珍;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需氧菌培养结果分析[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7 谢永平;李静宇;黎国梅;秦河英;伦秀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105例痰需氧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3期
8 诸军权;蒋银;;634例疑似需氧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2期
9 朱本洪;;社会获得需氧菌混合感染性肺炎[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7年10期
10 尹登平;腹腔内和手术后腹部伤口中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12年研究[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广生;岳茂兴;;老年人重症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附8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2 罗予;赵国新;孟林敏;王国戗;;前列腺炎患者泌尿系标本中厌氧菌、需氧菌和支原体同步培养和鉴别[A];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第二届特种医学暨河南省、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朝晖;张岱;林怀宪;廖秦平;;治疗需氧菌阴道炎的随机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静;健康人眼结膜囊微生态系需氧菌、厌氧菌定性及定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郑焕强;猪舍微生物气溶胶及消毒剂筛选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雪;慢性鼻窦炎细菌学研究及药敏试验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5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31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