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8-03-18 00:19
本文选题:间歇性外斜视 切入点:调节 出处:《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集合相关参数,比较分析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的调节功能有无差异,探讨两眼调节功能与间歇性外斜视发生的关系;用不同方法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比较各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性,探讨其与双眼视破坏的关系。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15名,年龄7-30岁之间,单眼最佳矫正视力≥1.0,屈光参差≤1.00D,无高度近视、远视、散光,无手术史,集合功能正常,外斜度数≥15△,可以控制正位,无眼部器质性病变;同时期选取相应年龄段的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单眼最佳矫正视力≥1.0,屈光参差≤1.00D,无高度近视、远视、散光,近方40cm处隐斜量在-6△~+2△之间,远方隐斜量在-4△~+2△之间,无手术史,集合功能正常,无斜视、弱视,无限部器质性病变,无眼球运动异常。 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病史等相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检查所有受试者的视力、屈光不正度数、主导眼别、斜视(隐斜)度数、调节幅度(负镜片法和移近法)、调节反应(MEM和FCC)、调节灵敏度、相对调节、AC/A比率(梯度法)、集合近点、远近聚散度、生理性复视及远近立体视功能等。研究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集合功能的特点,比较两眼之间相关参数的差异性,探索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不同方法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的检出率的差异性。 结果 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屈光不正度数为(-1.95±1.99)D,非主导眼屈光不正度数为(-2.07±2.00)D,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力为(6.40±2.24)D,非主导眼调节力为(5.76±1.78)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近点为(8.78±3.73)mm,非主导眼调节近点为(9.14±4.43)m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滞后/超前量为(-0.24±0.40)D,非主导眼调节滞后/超前量为(0.14±0.38)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灵敏度为(13.37±4.29)cpm,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为(12.30±4.30)cp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在将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设为多因素变量进行多影响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控制评分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95;Newcastle控制评分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545;负镜片法测得的双眼总调节力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361;移近法测得的双眼的调节近点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387;NRA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01;PRA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361;双眼调节灵敏度与年龄和斜视度数相关,R2=0.417;NPC破裂点和NPC恢复点与年龄和斜视度数相关,R破2=0.126,R恢2=0.226;近方梯度法测得的AC/A比率与年龄、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2=0.287;远方聚散度与斜视度数相关,R开散2=0.293,R辐辏2=0.243;近方开散度与屈光不正度数和斜视度数相关,R开散2=0.244,R辐辏2=0.351。 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0.24±0.39)D和(0.30±0.32)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56±3.54)cpm和(14.69±2.59)cpm,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NRA分别为(1.92±0.60)D和(2.19±0.42)D,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的AMP分别为(8.87±2.83)mm和(8.17±2.11)m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NPC破裂点分别为(5.47±3.93)mm和(4.36±3.09)m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在远、近聚散度方面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各种双眼视检查的异常率比较,发现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不同;其中对于三级视功能检查中的远立体视和Brock氏线检查同侧性生理复视的异常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7.39%和56.52%:发现同侧性生理复视的异常率与远立体视的异常率相近,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80)。 结论 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主导眼调节功能优于非主导眼,推测可能是产生外斜的原因,或者是外斜视导致的结果。 2.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NRA、调节灵敏度及远、近辐辏能力等参数小于正常人群,从多个方面说明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正常人存在的差异,说明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正相对集合功能较差,与其相关的调节功能也较差。 3.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生理性复视(尤其是同侧性生理复视)有助于了解判断间歇性外斜视程度。 4.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性集合和融像性集合均参与眼位的控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邬海翔;孙建宁;;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2 唐静晓,董竞;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3 梁蕙;徐延山;杜蓓;张艳龙;;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627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6271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