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Waardenburg综合征2型家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突变检测

发布时间:2018-04-18 19:06

  本文选题:Waardenburg综合征 +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 参考:《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24期


【摘要】:目的:分析Waardenburg综合征(WS)2型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并探讨其分子病因,为WS家系提供遗传咨询。方法:收集7个WS2型家系和散发病例(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特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取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MITF、SNAI2、SOX10和EDNRB基因编码区全部外显子,在ABI自动测序仪上进行正反向测序,并进行测序结果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WS2型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最常见的是听力障碍(10/14,71.4%)、雀斑(7/14,50.0%)、虹膜异色(6/14,42.9%)和早白发(5/14,35.7%);耳聋表型比较一致,均表现为先天性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雀斑表型不同于国外WS患者的皮肤低色素改变。突变检测发现WS02家系MITF基因第3号外显子c.328CT杂合突变(p.R110X),其他家系和散发病例均未检测到这4个基因的致病性突变。结论:WS2型患者表型特征多样,棕褐色雀斑沉着可能是国内WS患者皮肤色素异常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MITF基因突变R110X是导致WS02家系发病的分子病因,其他家系突变检测阴性提示存在其他未知的WS2致病基因或者拷贝数变异的可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Waardenburg syndrome and explore its molecular etiology, and to provide genetic advice for WS familie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 WS2 families and 14 sporadic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clinical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ll of them signed informed consent letters and obtained blood samples.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and all exons of MITFSNAI2SOX10 and EDNRB gene coding region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ing was carried out on ABI automatic sequencing apparatus, and the sequencing results and related data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ost common phenotypic featu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e W WS2 were 10 / 1471.4% hearing impairment, 7 / 1450.0% freckle, 6 / 1414 / 42.9% iridochroma and 5 / 141435.7m of early white hair, and the phenotypes of deafness were consistent, showing congenital diaural extremely sever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The phenotype of freckl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oreign WS patients.C.328CT heterozygosity at exon 3 of MITF gene was detected in WS02 family. No pathogenicity mutations of the four genes were detected in other families and sporadic cases.Conclusion the phenotypic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W WS2 are diverse. Brown freckles may be a special form of skin pigmentation in WS patients in China. MITF gene mutation R110X may be the molecular cause of WS02.The negative detection of mutations in other families suggests that other unknown WS2 pathogenic genes or copy number mutations may exis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500803,813011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470705,81260160) “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2014CB943003)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院士基金(No:2013FJ4110)联合资助
【分类号】:R76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用荧光标记PCR产物的DHPLC进行DNA突变检测[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年03期

2 杨卫华;扩增基础上的已知点突变检测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3 宋延民;龙莉莉;杨国帅;李海燕;魏妮;刘佳;邓景贵;唐北沙;;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家系候选基因的突变检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1年05期

4 陈观明,傅四清,滕云,葛新,王晓珊,胡晓峰,崔永华;66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患者的线粒体DNA1555位突变检测[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林豪杰,董强,李乃忠,汪昕;Wilson病基因第8、14和18外显子突变检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1期

6 王倩;罗凯;;一种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7 李金恒,陈冰;基因芯片及其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1期

8 杨玖玲;郑芳;;两例罕见乙肝HBsAg突变检测报告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年04期

9 罗凯;王倩;潘东晓;卢敏莹;贺智敏;;一种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01期

10 龚丽洁;竞争性分析提高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单点突变检测特异性[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冯辅周;饶国强;司爱威;吴广平;;排列熵算法研究及其在振动信号突变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2 王绿娅;蔺洁;陈立伟;潘晓冬;杜兰平;秦彦文;刘舒;陈保生;;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点突变检测中的应用[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邓媛元;王雪;;体内Pig-a突变检测方法研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尚丽红;武小桐;李娟;付蓉;董新华;丁娟;;乙型肝炎(HBV)YYDD突变检测方法比较[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邓媛元;王雪;;体内Pig-a突变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NSCLC之EGFR突变检测共识[A];2010年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秦首科;常建龙;谷姗姗;周傲英;;数据流上的综合性突变检测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8 陈飞波;钱卫宁;周傲英;;基于最窄平行四边形的数据流突变检测算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阮力;实时荧光PCR在基因分型与稀有突变检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晓方;范德伍兹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彭园园;缺失/重复突变检测技术的评价和诊断策略及一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邢茂迎;乙肝病毒突变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博茗;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娜;秦巴山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及其家系人群NLGN4基因编码区突变检测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3 刘丹;Peutz-Jeghers综合征和Marfan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检测[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罗伟濠;建立一种PCR/LDR/熔解曲线分析方法用于地中海贫血突变检测[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潘登;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HRM)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基因多态性和突变检测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6 刘强;耐药性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检测芯片的方法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3年

7 陈飞波;基于最窄平行四边形的数据流突变检测算法[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9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769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