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先天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大脑皮层活动演变与康复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21:31

  本文选题: + 先天性 ; 参考:《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针对先天性聋患儿群体在人工耳蜗植入(CI)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从诱发脑电源活动角度探讨影响患儿CI术后听觉功能恢复效果的内在机制。方法:首先征集先天性聋患儿23例以及正常对照儿童10例,于术前(0个月)及术后3、6、9和12个月定期采集视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在CI术后12个月依据听觉功能恢复评估情况,将患儿划分为恢复"良好"与"较差"组。然后采用标准低分辨率层析成像(sLORETA)源定位分析技术,呈现出2组患儿相关大脑皮层的ERP演化情况,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先天性聋患儿耳聋期间存在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在CI术后患儿大脑皮层跨模态功能重组逐渐退化,相关脑区活动随之趋于正常,在术后第12个月听觉功能恢复"良好"与"较差"组患者在颞叶和顶叶周边联合皮层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聋患儿大脑皮层跨模态重组的正常化逆转与CI术后患儿听觉功能的恢复情况相关,特别是患儿颞叶和顶叶周边视听联合皮层的异常活动的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觉功能的恢复效果,对指导患者CI术后听力恢复训练和康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I on the recovery of heari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eafness. Methods: first, 23 cases of congenital deafness and 10 cases of normal control were collected. The data of ERP were collected regularly before (0 months) an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9 and 12 months). At 12 months after CI,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of auditory function, 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ood recovery group and poor recovery group. Then the ERP evolution of cortical cortex of the two groups was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standard low resolution tomography (Lorreta) source localization analysis technique,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during the deafness of congenital deafness, there was transmodal functional recombination of cerebral cortex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eafness, and the recombination of transmodal function of cerebral cortex gradually degenerated after CI, and the activity of related brain regions tended to be normal. At the 12th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the temporal lobe and parietal cortex between the "good" group and the "poor"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normalization of transmodal recombination of cerebral cortex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eafness is related to the recovery of auditory function after CI. In particular, the normalization of abnormal activities in the temporal lobe and parietal cortex affected the recovery of auditory fun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hearing recovery after CI.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
【分类号】:R76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先天性聋[J];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1966年02期

2 黄冠中,黄绍娴;70例先天性聋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张洪辉;先天性聋患儿69例临床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4 赵恒静;纪育斌;李红辉;赵翠;王秋菊;;柳州地区161例先天性聋患者易感基因突变检测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年01期

5 ;关于《柳州地区161例先天性聋患者易感基因突变检测分析》文章作者署名问题的声明[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年03期

6 梁秀龄,郑广枢,刘焯霖;先天性聋伴家族性脑电图异常[J];中山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7 廉能静;;先天性聋和风疹感染[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2年01期

8 刘乃江,张艳霞,刘娅俐,史为清,周胜利,孔昭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药毒性聋与先天性聋的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9 马咸成;叶大勋;王秀英;杨箐岩;刘戈力;邵香云;周荫葆;;先天性聋甲状腺肿综合征[J];天津医药;1993年02期

10 吴晶,陈安军;近亲婚配致先天性聋二例报告[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仲秀荣;许安廷;;人工耳蜗植入前患者的评估[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蕴;任燕;吴皓;;人工耳蜗植入与耳鸣关系的分析[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杨仕明;;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挑战[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胡宝华;汪际云;姚敏敏;徐超;;四种品牌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体会[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肖玉丽;;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鸣状况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杜婉;郭玉芬;徐百成;刘晓雯;朱一鸣;王艳莉;王秋菊;王大勇;;甘肃省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耳聋常见基因检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胡宝华;王海英;;三种不同国家产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体会[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韩德民;李永新;郑军;刘博;陈雪清;马泓智;梁爽;莫玲燕;刘莎;孔颖;张华;;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9 杨仕明;李佳楠;戴朴;韩维举;刘军;赵辉;邹艺辉;候昭晖;焦青山;孙丽;陈爱婷;洪梦迪;王倩;郗昕;黄德亮;杨伟炎;韩东一;;人工耳蜗植入1600例患者总体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刘军;;千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耳聋遗传学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 马芙蓉 潘滔;人工耳蜗植入不再设限[N];健康报;2012年

2 郑杨;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逾百例[N];科技日报;2003年

3 陈英云 栗嘉;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基地落户哈医大[N];科技日报;2004年

4 记者 宜秀萍;人工耳蜗植入定点手术医院在兰挂牌[N];甘肃日报;2012年

5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龙墨;人工耳蜗植入 宜早不宜迟[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艳红;推动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开展[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人工耳蜗植入最好学龄前[N];保健时报;2010年

8 刘涛;我市首例“新农合”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出院[N];太原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鲍秀丽 刘滟;让爱有声 聆听世界[N];淄博日报;2012年

10 胡德荣;人工耳蜗植入创新手术途径[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菊;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效果评估标准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亮;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相关电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朱美美;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评估及标准汉语普通话评估材料的开发验证[D];复旦大学;2012年

4 蔡超婵;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疗效观察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基因型和听力表型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5 陈东野;人工耳蜗植入群体中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刘军;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聋分子发病机制及疗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7 张志利;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金毅;人工耳蜗植入前EABR检测参数的优化及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杨扬;Gesell发育量表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预测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10 王斌;人工耳蜗植入前ECAP、EABR和EML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裔翠;人工耳蜗植入群体耳聋基因筛查及术后效果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孙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及生活质量的评估[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陈丽丽;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4 李玲;语前聋患儿一侧人工耳蜗植入对侧佩戴助听器聆听效果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5 汪芳;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6年

6 向琳;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秦飞飞;耳蜗植入体周围皮瓣的相关并发症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8 张莉;青少年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及生活质量评估[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施明;双亲听力表型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致聋基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10 陈鑫;人工耳蜗植入63例临床分析及耳蜗位置异常的临床和影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8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858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