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4-26 11:11

  本文关键词: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与目的屈光参差是引起立体视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很多研究表明屈光参差患者在屈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可不同程度的恢复,用常规的立体视图谱(如Titmus立体视图谱、RDS立体视图谱、Frisby立体板)检测有的立体视功能甚至可达正常水平,这些立体视图谱均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所以检测的结果精确性有待思考和探索。因此,屈光参差激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的恢复有无一定规律,手术后自然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与正常人在双眼平衡的上是否存在差异,是本次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屈光参差患者59例,作为屈光参差组,所有患者戴镜矫正后进行三种立体视图谱(Titmus图谱、RDS图谱、Frisby板)检查及本实验组自行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眼间抑制测试(平衡点检测),门诊随机选取2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屈光参差患者与正常人的平衡点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功能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手术组(10例)和近视性屈光参差手术组(49例),根据平时是否戴镜分为戴镜组(33例)和非戴镜组(26例),分析屈光状态及平时是否戴镜对立体视视锐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其中17例行角膜屈光手术,分别在术后10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立体视功能及平衡点,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作为屈光参差手术组。对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屈光参差组与正常对照组行t检验,分别对屈光参差程度与三种检查所得的立体视锐度及平衡点行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功能及双眼平衡是否存在相关性,对术前及术后立体视功能及平衡点随访,探索屈光参差患者屈光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及双眼平衡的恢复规律,对手术后自然恢复立体视功能的患者与正常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在双眼平衡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屈光参差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双眼平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00,P0.05)。(2)屈光参差程度与双眼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立体视检测方法及平衡点所得结果均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平时是否戴镜对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3,P=0.310,P0.05);屈光状态不同对立体视锐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P=0.029,P0.05),且远视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大于近视性屈光参差(F=11.586,P=0.001,P0.05)。(3)屈光参差患者在激光手术后裸眼视力均能达到0.8以上,其中Titmus结果显示术后1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07,P=0.230),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623,P=0.202),术后3个月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01,P=0.016);RDS结果显示术后10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52,P=0.130),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109,P=0.006),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050,P=0.023)。(4)屈光参差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双眼平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P=0.000,P0.05)。结论(1)与正常人相比,屈光参差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眼间抑制。(2)屈光参差程度与立体视锐度和平衡点之间存在相关性,屈光参差程度越大,立体视功能越差,眼间抑制越严重。(3)屈光参差患者在角膜屈光手术后1-3个月立体视功能开始恢复,术后3个月眼间抑制开始改善。(4)术后恢复正常立体视的屈光参差患者仍可存在一定程度的眼间抑制。
【关键词】:屈光参差 立体视 眼间抑制 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9.6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1.前言12-15
  • 2.材料与方法15-22
  • 3.结果22-28
  • 4.讨论28-32
  • 5.结论32-33
  • 6.问题和展望33-34
  • 7.参考文献34-38
  • 附录 个人简历38-39
  • 致谢39-40
  • 综述40-47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红,吴玉潭,李仙芝,王振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屈光参差后的立体视觉[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2年04期

2 蒋金康;眼的屈光参差及其矫正[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2年02期

3 罗雄伟;陈玲;王清;麦土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儿童单眼高度屈光参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洪香;;分析眼屈光参差的症状及治疗[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5 杨红;赵为民;;病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视力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8期

6 武国恩,徐宝萃,孟祥成;矫正屈光参差前后的视功能观察[J];实用眼科杂志;1984年04期

7 霍纯信;小儿屈光参差的矫正及注意[J];实用眼科杂志;1988年10期

8 肖国士;什么叫屈光参差[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3年01期

9 杨筱丽,孙玮;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的临床报导[J];眼科新进展;1995年02期

10 郑立冬;如何为屈光参差者配眼镜[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曦;杨路;余腾;;屈光参差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任力蒙;;屈光参差性近视的病因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查桂平;吕帆;陈洁;;不等像与屈光参差及视疲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何青;徐国兴;郭健;王斌;杨蕾;陈雪君;黄巧珍;;屈光参差与主导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罗启惠;汪辉;任茜;胡春明;;儿童严重屈光参差性远视二次LASIK手术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叶晓玲;;中年人近视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宋峰伟;孙朝晖;;屈光参差程度与视网膜中心抑制、BCVA的相关性[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翠秀;双眼视力相差大有什么危害[N];大众卫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丹;突变型UNC5D在近视性高度屈光参差发病中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郁昕;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屈光变化趋势和立体视发展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林慧敏;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梁蕙;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协动参数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海英;屈光参差的生物学参数及视功能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艳;屈光参差与不等像及立体视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冯强;3~15岁天津某区儿童屈光参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赵华轩;OSAHS人群睡眠姿势与屈光参差的关系及MMP-2、MMP-9在慢性间断性缺氧小鼠角膜、巩膜的表达和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屈光参差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双眼相位整合平衡点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28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