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与脉络膜厚度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1:03
本文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与脉络膜厚度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指眼部无原发病变如屈光不正、眼外伤及炎症、血管性疾病等而自行发生的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的组织缺损,严重侵害患者的中心视力。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且该病起病较隐匿,病情进展较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在另外一只眼被遮盖时才发现。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严重侵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眼科诊疗技术及设备开始不断提高和完善,尤其是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 SD-OCT)的出现,使人们能方便、清晰地观察到脉络膜全层结构及厚度截面图。目前这一技术已经用于多种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的研究中,如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老年性黄斑变性、小柳-原田氏病等,在这些研究观察中,一些学者认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脉络膜血供及炎症有关。而黄斑中心凹为无血管区域,其所有的血液供应均来自于脉络膜层,故黄斑部疾病的脉络膜厚度变化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随之便开始有学者对脉络膜厚度变化与IMH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众多研究结果表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和黄斑裂孔的发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联系。但尚未能明确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中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目的:1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生和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关系2探究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的经EDI SD-OCT检查,临床上根据Gass分期确诊并且排除了高度近视及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56例112只眼,其中患眼56只设为A组,对侧健眼56只设为B组。其全部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剥除+12%C3F8气体填充术,及术后保持面朝下低头体位数天,术后均经EDI SD-OCT进行随访检查,OCT图像均显示黄斑裂孔解剖位置上已闭合。56例的其中术后随访全部符合条件的患者35例,其35只患眼设为D组。术前均进行相关病史采集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现病史等;眼部相关检查项目包括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隙灯显微镜(slit-lamp biomicroscopy)、双目间接眼底镜、双眼光学生物测量(IOL-Master)、EDI SD-OCT检查,以上检查对象均为患者患眼及对侧健眼,并在术后1、3、6个月时对患眼行EDI SD-OCT检查。应用EDI SD-OCT测量患者患眼及对侧健眼黄斑中心凹下及距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1mm、3mm处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同时测量IMH患者患眼轴长、黄斑裂孔最小孔径和基底径大小及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眼别、病程、黄斑裂孔分期。从而观察IMH患者对侧健眼与患眼及患眼术前与术后黄斑区各个位点脉络膜厚度之间有无差别,分析脉络膜厚度与轴长、黄斑裂孔最小孔径、基底径、性别、年龄、眼别、病程、黄斑裂孔分期的关系,并将A组里裂孔最小径500um的纳入巨大裂孔组,余纳入对照组。2 2014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收集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均选择右眼)56例的56只正常眼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正常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此观察正常人眼和患者健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之间有无差别。脉络膜厚度测量方法: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外界缘和巩膜内界缘之间的垂直距离;而统计学分析旨在比较所测量脉络膜厚度的平均值,数据满足正态性检验即采用参数检验,不满足即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术前黄斑中心凹下及各位点上的脉络膜厚度术前IMH患者患眼组A组、对侧健眼组B组、正常人眼组C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分别为236.09±79.254um、249.71±86.103um、283.29±64.165um,经统计分析,IMH患者患眼组A组与患者对侧健眼组B组的SFCT值相比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t=-2.024,P=0.0430.05);对侧健眼组B组与正常人眼组C组SFCT值相比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t=-2.340,P=0.0210.05);患眼组A组和正常人眼组C组的SFCT值相比也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t=3.464,P=0.0010.05)。即正常人眼组C组、对侧健眼组B组和患眼组A组的SFCT值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而术前患眼组A组与对侧健眼组B组间各位点上的脉络膜厚度值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2 IMH患者患眼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下及各位点上的脉络膜厚度:术后观察对象组D组的术前SFCT值为:233.43±84.638μm,术后1、3、6月平均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42.46±88.199μm,238.97±89.252μm,236.71±88.661μm。仅术后1月时其SFCT值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t=-3.113,P=0.0020.05),但之后便逐渐降低,到术后6个月时基本降至术前的基础值,但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位点上的脉络膜厚度值的变化: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术后1、3、6月时仅距中心凹下方3mm处的脉络膜厚度值ICI3mm,与术前相比升高,其值分别为:170.89±57.040um,179.63±62.941um,179.74±65.981um,180.88±58.379um。且分别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1月比术前=-2.448,P1月比术前=0.014;t3月比术前=-2.654,P3月比术前=0.008;t6月比术前=-2.630,P6月与术前=0.009)。而三个观察点之间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似ICI3mm这样显著变化的情况,在其它位点上并未出现。3 IMH患者患眼SFCT值与眼轴、黄斑裂孔最小孔径及基底径、年龄、性别、眼别、病程、裂孔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且巨大裂孔组的SFCT值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49±82.341um,220.43±73.043um,t=-1.149,P=0.256)结论:1正常人眼、IMH患者对侧健眼和患者患眼的SFCT值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提示IMH的发生与脉络膜厚度可能存在一定关系。2患眼术后早期1个月时的SFCT值出现一过性升高,随后降低并接近术前基础值,即术后随着黄斑裂孔的闭合及逐渐愈合,其脉络膜厚度并未随之逐渐升高,提示脉络膜厚度降低更可能是黄斑裂孔形成的原因,并非结果。3 IMH患者患眼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黄斑裂孔最小孔径及基底径、年龄、性别、眼别、病程、裂孔分期均无相关性。4 IMH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值变化与位置有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黄斑裂孔术中填塞气体的压迫作用有关。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 填塞气体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4.5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英文摘要8-13
- 英文缩写13-14
- 前言14-16
- 材料与方法16-20
- 结果20-22
- 附图22-26
- 附表26-29
- 讨论29-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及脉络膜厚度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39-51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婧;丁小燕;李加青;刘冉;马伟;潘间英;唐仕波;;中国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1年05期
2 曲鹏;罗文;李岩;郑薇薇;孙祖华;刘晓玲;;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三种不同图像模式测量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比较[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成与脉络膜厚度变化关系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295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