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糖皮质激素调控与在感染性角膜炎中的观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9:14

  本文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糖皮质激素调控与在感染性角膜炎中的观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 感染性角膜炎是世界性的常见致盲眼病,具有发病率高,视力损害严重的特点。角膜感染的主要病原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国内外研究表明细菌性角膜炎主要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以绿脓杆菌最为常见。感染性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包括病原体的致病因子对角膜的毒性作用以及宿主识别病原体的入侵后启动的防御反应。中性粒细胞作为角膜抗感染固有免疫第一道防线,在角膜感染早期病原体的杀灭与炎症控制及对病变发展与预后具有关键作用。特别在细菌性角膜感染中,中性粒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吞噬病原体,发生细胞内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类物质并脱颗粒释放抗菌肽杀伤病原体,同时产生各种炎症介质趋化更多的细胞浸润扩大炎症反应,促进病原体的杀灭与清除,对于角膜早期感染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发现一种称之为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的新的中性粒细胞杀菌机制。所谓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感染部位主动释放大分子DNA作为网状支架,对病原菌进行包围及限制,通过附着于DNA支架上的组蛋白和颗粒蛋白杀灭病原菌的过程。研究者在许多炎症性疾病观察到NETs的形成,认为其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通过调控NETs的形成来改变这些疾病的病变发展和预后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对许多慢性炎症、过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变治疗与病情缓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感染免疫应答,故在许多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是否使用激素一直存在争议。如何判断糖皮质激素使用的适应症,成为许多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深入研究糖皮质激素的免疫调控机制,对于临床上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达到既能高效清除病原菌又能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NETs作为感染免疫中的重要因素,其受糖皮质激素的调控显然也会影响到整个药物使用对疾病的效应。然而,NETs的体内形成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本文我们主要就糖皮质激素对NETs的形成与杀菌率的干预作用以及NETs形成在感染性角膜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以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体外实验部分采用分离自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的原代中性粒细胞及培养并诱导分化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经典的NETs刺激物PMA用来诱导NETs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NETs的形态。而地塞米松对NETs形成的干预主要通过sytox green染色与荧光显微镜拍照,胞外游离DNA定量检测(picogreen DNA检测试剂盒)及细菌负荷率检测方法来比较。实验中数据统计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6.1软件。 同时本研究采集了9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病灶组织刮片,予免疫荧光染色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ETs的形成。结合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既往用药)、病程、预后及检验科直接涂片镜检和刮片培养结果,分析NETs形成与角膜炎发生发展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我们验证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PMA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分化的HL-60细胞形成NETs.这种新的细胞杀菌机制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和分化的HL-60细胞的NETs形成并降低其杀菌效率;但对于PMA诱导的NETs形成,我们未观察到地塞米松预处理产生显著效应。 2、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病灶组织刮片免疫荧光染色可以检测到NETs的存在。结合患者病史,发现NETs的形成影响病变的发生发展预后,尤其对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标本中NETs形成多者病程较短,可以初步得出NETs形成有助于病变消退的结论。 结论 1、DXM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NETs形成与杀菌作用; 2、NETs可以作为感染性角膜炎新的检测手段,推测其在角膜炎病变进展及预后中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糖皮质激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性角膜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2.21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英文缩略语12-14
  • 第一部分 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调控14-33
  • 1 引言14-17
  • 2 材料及方法17-23
  • 3 实验结果23-30
  • 4 讨论30-32
  • 5 小结32-33
  • 第二部分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在感染性角膜炎中的观察33-43
  • 1 引言33-35
  • 2 材料与方法35-38
  • 3 研究结果38-40
  • 4 讨论40-42
  • 5 小结42-43
  • 参考文献43-47
  • 综述47-58
  • 参考文献54-58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8-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智慧;封志纯;赵文利;;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29期

2 关云艳;徐小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4年05期

3 叶传涛;魏欣;张颖;;肝脏固有免疫系统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9期

4 黄鑫;高雪静;王渊;张莹;唐莎;邹丽云;王莉;张静波;;分子伴侣性自噬参与LAMP-2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J];免疫学杂志;2015年03期

5 陈伟;曲延刚;韩伟;苏毅;唐华平;;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肥胖哮喘小鼠全身和气道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05期

6 丁宁;李婷婷;苏永超;刘阳;毛景东;杜立银;;类固醇激素受体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15年04期

7 尹晓雪;王琪;高飞;金美丽;刘彦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的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5年06期

8 Yong Yang;Ge-Ning Jiang;Peng Zhang;Jie Fan;;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its role in inflammation[J];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015年02期

9 丁海敏;莫炜川;付晶鹏;胡京红;刘缨;华茜;;成年小鼠血液系统对亚磁场的响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26期

10 夏杰;王蓉;周剑涛;;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急性肺损伤[J];生命的化学;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仁平;尘螨、豚草、曲霉粗提物诱导的慢性气道炎症及以Syk为靶点化合物Vam3抗炎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张建军;SOCS1基因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情评价及激素治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张思功;NETs的调控异常与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伴发的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张云霞;人参皂甙Rd抑制脑缺血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5 廖成水;旋毛虫核酸酶的性质及其在旋毛虫逃避METs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海鹏;骨折源性线粒体DAMPs对多发伤后肺部感染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7 王天成;甜菊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伟;猪链球菌2型对细胞的粘附作用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葛兰;基于DNA酶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方法初探: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徐娟;猪链球菌2型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NisKR和BceRS对毒力调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窦尧;金、银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方面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4年

5 韦晓梨;广西汉族人群NF-κB1基因及CXCL1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关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郑勇;20%甘露醇或地塞米松对腰椎融合术后腰腿痛的治疗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7 邱鸣琦;发育期脑出血后糖皮质激素及受体变化及其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8 蒲瑜;自制壳聚糖—酵母多糖微球抗白色念珠菌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慧;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模型的制备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赵智慧;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20例临床特征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糖皮质激素调控与在感染性角膜炎中的观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32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