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1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Rap1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多种眼底疾病共有的基本病理改变,因其累及黄斑区视网膜,常引起反复出血、渗出和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瘢痕化而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的完整性与CNV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CNV相关疾病中,RPE屏障完整性的丧失发生在迁移、炎症等病理过程之前。研究发现,属于Ras超家族一员的小分子G蛋白Rap1,对于细胞运动和连接形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可参与调节上皮细胞间和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与粘附连接形成,从而影响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我们前期研究已经证实,Rap1的活化形式GTP-Rap1在实验性CNV中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表明了Rap1与CNV形成的相关性,提示我们增强Rap1的活性或许可以通过加强RPE屏障完整性进而抑制CNV形成,但并未通过体内激活Rap1观察其对CNV的具体作用以及对RPE屏障完整性的影响,因此不能直接确定Rap1在CNV的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次研究采用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CNV模型,通过玻璃体腔注射8cpt-c AMP激活Rap1,观察CNV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CNV组织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Rap1对CNV以及RPE屏障功能的具体作用。方法:1 8-10周健康雄性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70只,经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双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2组,每组35只大鼠,70只眼。采用氪激光(激光参数:波长647nm,光斑直径200μm,功率260m W,曝光时间0.05s)距离视盘边缘2-3个视盘直径,围绕视盘在视网膜大血管之间均匀光凝9-10个点,以见到光凝处有气泡产生提示Bruch膜被击穿为标志,建立大鼠CNV模型。2激光造模后立即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行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和8cpt-c AMP,注射剂量为1μl,观察时间:激光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3激光后14天,两组分别随机选取5只大鼠,腹腔麻醉后,颈动脉注射1ml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摘除大鼠眼球,行脉络膜血管铺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NV形成情况,并测定CNV的区域面积,比较两组CNV生成的量。4两组分别随机选取15只大鼠,分别于激光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每个观察时间点3只大鼠,6只眼),腹腔麻醉后,摘除大鼠眼球,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NV组织中GTP-Rap1、ZO-1、VEGF基因m RNA转录水平,观察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并且两组进行比较。5两组分别选取15只大鼠,分别于激光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每个观察时间点3只大鼠,6只眼),腹腔麻醉后,摘除大鼠眼球,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NV组织中GTP-Rap1、ZO-1、VEGF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上述指标变化趋势,并且两组进行比较。6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脉络膜血管平铺:激光后14天,光凝部位CNV呈形态不规则的高荧光微血管网,实验组较实验对照组CNV形成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Real-Time PCR:实验组GTP-Rap1、ZO-1基因相对表达量随观察时间点的延长均呈逐渐增多的趋势,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实验对照组GTP-Rap1基因相对表达量随观察时间点的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激光后各观察时间点,实验组GTP-Rap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实验对照组增多,从第7天开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实验对照组降低,从激光后第7天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后第14天,实验组ZO-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实验对照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Western blot:实验组GTP-Rap1、ZO-1蛋白表达水平随观察时间点的延长均呈逐渐增多的趋势,VEGF蛋白水平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实验对照组GTP-Rap1蛋白表达水平随观察时间点的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VEGF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激光后各观察时间点,实验组GTP-Rap1蛋白表达水平较实验对照组增多,从第7天开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GF蛋白水平较实验对照组降低,从第7天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后第14天,实验组ZO-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激活Rap1可有效加强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强RPE屏障完整性。2活化的Rap1可通过加强RPE屏障的完整性以及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实验性CNV的形成。3本实验为CNV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激活Rap1可能是治疗CNV比较有前景的有效新途径。这将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Rap1 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 GTP-Rap1 VEGF ZO-1 抑制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英文缩写11-13
- 前言13-15
- 材料与方法15-22
- 结果22-23
- 附图23-29
- 附表29-30
- 讨论30-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0
- 综述40-55
- 参考文献47-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伟;唐由之;梁丽娜;詹文捷;周尚昆;李建荣;贺容;;明睛颗粒对Matrigel诱导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9期
2 李林;王友;李雪;安刚;;自体RPE与Bruch膜复合体移植联合bevacizumab治疗隐匿性CNV的近期效果[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5期
3 王敏;王升;许淑云;王润生;刘萱;陈小瑾;张娟娟;马文婷;杨永明;成红英;;氩激光类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年11期
4 艾明;杨芳;李岱;;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1年04期
5 张全鹏;王慧;陈旦;熊鲲;黄菊芳;;血-视网膜屏障的检测方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3期
6 Leyla S Atmaca;Figen Batioglu;;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所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长期观察(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5期
7 沈降;孙慧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鑫;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Rap1及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Rap1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3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