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1-10-24 04:59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鼻腔鼻窦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图像资料。重点观察病变部位、侵犯范围、CT密度、骨质破坏、MR信号特点、强化程度以及周边软组织和淋巴结的累及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CT值介于4269 Hu。8例伴浸润性骨质破坏,未见肿瘤灶内钙化灶形成。16例行鼻窦MRI检查,T1加权像均呈等信号,其中13例信号均匀,3例信号不均匀。12例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其中10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12例表现为中度强化,4例表现为轻度强化。结论 CT和MRI能清楚地显示鼻腔鼻窦淋巴瘤的范围,部分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帮助术前诊断。
【文章来源】:海南医学. 2016,27(10)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患者女性,40岁注:a~c:MR提示左侧筛窦及蝶窦内异常信号,T1呈等信号,信号不均匀,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病灶呈轻度不均匀轻度强化
椤S肓诮?募∪庾橹?冉希?卓樵?T1加权像均呈等信号,其中13例信号均匀,3例信号不均匀。12例在T2压脂图像上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其中10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在MR增强图像中,12例表现为中度强化,4例表现为轻度强化;其中13例强化均匀,3例强化不欠均匀。2.3病理特点HE切片镜下病理提示病灶主要由未分化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组成,肿瘤细胞体积及胞浆偏少,呈弥漫性生长,排列密集。免疫组化结果提示20例病灶主要表现为CD3+(20/20)、CD56+(16/20)、CD43+(12/20)、和EBER+(13/20)。典型病例见图1。3讨论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为3:1,中位年龄为50.1岁,与既往报道中提及的性别比和发病年龄基本相符[3]。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鼻塞、脓血涕、发热、头痛、面颊部或鼻区肿胀、视物模糊、眼球突出等。鼻内镜检查表现为鼻黏膜坏死、溃疡出血,表面常有干痂或脓痂形成。晚期T/NK细胞型患者常发生鼻骨、鼻甲、鼻中隔或硬腭广泛骨质破坏,甚至引起颜面部严重变形[1]。至于鼻腔鼻窦NK/T细胞型淋巴瘤的病因,本组病例中,13例患者出现EBER阳性,符合Kuo等[4]提出的鼻腔鼻窦淋巴瘤可能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观点。既往,祁良及杨本涛等分析鼻腔鼻窦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后认为该病在CT平扫呈等密度,MRI上T1图像为低或等信号,T2图像为等或高信号,增强后以轻度-中度强化为主[1-3]。但祁良等[3]认为该病CT密度或MR信号以均匀为主,增强后以均匀强化为主,而杨本涛等[1]认为该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为主,增强后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本组病例CT平扫均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影,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以轻到中度强化为主,与既往报道基本相符。而关于病灶密度或信号的均匀性,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J]. 祁良,李锋,王仁法,宋少辉,夏黎明,王承缘,胡军武. 放射学实践. 2011(02)
[2]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J]. 杨本涛,王振常,姜祖超,鲜军舫,刘中林,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06)
[3]鼻硬结病CT和MRI诊断[J].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张征宇,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07)
本文编号:3454622
【文章来源】:海南医学. 2016,27(10)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患者女性,40岁注:a~c:MR提示左侧筛窦及蝶窦内异常信号,T1呈等信号,信号不均匀,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病灶呈轻度不均匀轻度强化
椤S肓诮?募∪庾橹?冉希?卓樵?T1加权像均呈等信号,其中13例信号均匀,3例信号不均匀。12例在T2压脂图像上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其中10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在MR增强图像中,12例表现为中度强化,4例表现为轻度强化;其中13例强化均匀,3例强化不欠均匀。2.3病理特点HE切片镜下病理提示病灶主要由未分化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组成,肿瘤细胞体积及胞浆偏少,呈弥漫性生长,排列密集。免疫组化结果提示20例病灶主要表现为CD3+(20/20)、CD56+(16/20)、CD43+(12/20)、和EBER+(13/20)。典型病例见图1。3讨论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为3:1,中位年龄为50.1岁,与既往报道中提及的性别比和发病年龄基本相符[3]。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鼻塞、脓血涕、发热、头痛、面颊部或鼻区肿胀、视物模糊、眼球突出等。鼻内镜检查表现为鼻黏膜坏死、溃疡出血,表面常有干痂或脓痂形成。晚期T/NK细胞型患者常发生鼻骨、鼻甲、鼻中隔或硬腭广泛骨质破坏,甚至引起颜面部严重变形[1]。至于鼻腔鼻窦NK/T细胞型淋巴瘤的病因,本组病例中,13例患者出现EBER阳性,符合Kuo等[4]提出的鼻腔鼻窦淋巴瘤可能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观点。既往,祁良及杨本涛等分析鼻腔鼻窦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后认为该病在CT平扫呈等密度,MRI上T1图像为低或等信号,T2图像为等或高信号,增强后以轻度-中度强化为主[1-3]。但祁良等[3]认为该病CT密度或MR信号以均匀为主,增强后以均匀强化为主,而杨本涛等[1]认为该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为主,增强后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本组病例CT平扫均表现为密度均匀肿块影,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以轻到中度强化为主,与既往报道基本相符。而关于病灶密度或信号的均匀性,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J]. 祁良,李锋,王仁法,宋少辉,夏黎明,王承缘,胡军武. 放射学实践. 2011(02)
[2]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J]. 杨本涛,王振常,姜祖超,鲜军舫,刘中林,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06)
[3]鼻硬结病CT和MRI诊断[J].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张征宇,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07)
本文编号:345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454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