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VEGF药物治疗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11 18:35
目的:对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ROP患儿疗效进行评估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高危阈值前、阈值或AP-ROP,并行雷珠单抗(0.25mg)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21例患儿ROP转归情况。此21例患儿除雷珠单抗治疗外未接受其他治疗。21例患儿注药术后3周内每周随访一次,3周后根据病变变化情况遵医嘱随访,术后随访时间至少4个月。同时收集此期间我院住院的48例无ROP早产儿及上述21例ROP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有无贫血、输血史、败血症,及母亲有无妊高症、多胎7个因素,并将ROP患儿做为ROP组,48例无ROP早产儿做为无ROP组,对上述7个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1例患儿(42眼)单次注药术后18例患儿(36眼)病变消退,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无复发迹象,术后随访至少4个月;3例患儿(6眼)于术后6周内复发,并于术后10周内再次达治疗标准。复发的3例患儿其中2例为高危阈值前ROP,1例为AP-ROP;此3例患儿病变复发达治疗标准后再次接受0.25mg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术后随访至少4个月,3例患...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ROP发病机理
2.1.1 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成熟
2.1.2 ROP病理“两阶段”
2.2 ROP发生相关的血管生成因子及血小板体积
2.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2.2.2 促红细胞生成素
2.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2.4 平均血小板体积
2.3 抗VEGF药物治疗
2.4 结语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治疗方法
3.1.3 ROP早产儿
3.1.4 无ROP早产儿
3.1.5 研究内容
3.2 仪器与方法
3.2.1 仪器
3.2.2 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雷珠单抗治疗ROP疗效观察
4.1.1 一般资料
4.1.2 ROP转归情况
4.1.3 单次注药术后3周内ROP变化情况
4.2 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4.2.1 一般资料
4.2.2 ROP组、无ROP组临床因素单因素分析
4.2.3 ROP组、无ROP组临床多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注药术后病变转归及术后3周内ROP变化情况
5.2 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5.2.1 胎龄,出生体重
5.2.2 多胎,输血,贫血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60032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ROP发病机理
2.1.1 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成熟
2.1.2 ROP病理“两阶段”
2.2 ROP发生相关的血管生成因子及血小板体积
2.2.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2.2.2 促红细胞生成素
2.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2.2.4 平均血小板体积
2.3 抗VEGF药物治疗
2.4 结语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诊断标准
3.1.2 治疗方法
3.1.3 ROP早产儿
3.1.4 无ROP早产儿
3.1.5 研究内容
3.2 仪器与方法
3.2.1 仪器
3.2.2 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雷珠单抗治疗ROP疗效观察
4.1.1 一般资料
4.1.2 ROP转归情况
4.1.3 单次注药术后3周内ROP变化情况
4.2 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4.2.1 一般资料
4.2.2 ROP组、无ROP组临床因素单因素分析
4.2.3 ROP组、无ROP组临床多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注药术后病变转归及术后3周内ROP变化情况
5.2 与ROP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5.2.1 胎龄,出生体重
5.2.2 多胎,输血,贫血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6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7600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