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氧化损伤致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代谢记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1 01:52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微血管病变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DR也是导致他们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近来对DR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代谢记忆现象,这种现象是指患者经历一段时间的高血糖状态,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血管并发症仍然高发的现象。对于DR患者来说,高糖代谢记忆现象可能是血糖控制后病情继续进展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表明,由内源性和外源性来源引起的氧化应激会对包括基因组和线粒体DNA在内的细胞成分造成损害。DR患者视网膜血管存在mtDNA损伤,且有氧化应激引发的ROS过量产生参与DR早期发病。mtDNA一旦受损,将会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增加,反过来又增加了ROS的产生,并形成ROS过量产生的恶性循环。由于代谢性记忆现象是DR过程中难以克服的现象,我们推测ROS过量产生的这种恶性循环不断促进代谢性记忆的过程,导致视网膜血管mtDNA氧化损伤。为了更好地了解高糖代谢记忆现象对DR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我们使用hRECs体外模拟代谢记忆。将hRECs暴露于高糖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再转至正常培...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第2章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tDNA氧化损伤与“高糖代谢记忆”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细胞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4 引物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2.2.2 实验分组
2.2.3 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评估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呼吸链复合物COX1、NADPH mRNA表达水平
2.2.4 western blot技术评估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色素C蛋白水平
2.2.5 JC-1 流式细胞术检测hREC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2.2.6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ROS水平
2.2.7 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hRECs细胞凋亡水平
2.2.8 细胞总线粒体的提取及ELISA法检测hRECs线粒体内8-ohdG含量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高糖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2.3.2 高糖对各高糖诱导组呼吸链亚单位细胞色素C和 COX-1、NADPH表达的影响
2.3.3 高糖诱导不同时间转至正常培养基培养2 天后各组HRECs细胞线粒体DNA氧化应激损伤情况8-OHdG结果分析
2.3.4 高糖诱导不同时间转至正常培养基培养2d后各组HRECs细胞氧化应激ROS含量变化分析结果
2.3.5 高糖代谢记忆导致hRECs MMP的丢失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13916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第2章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tDNA氧化损伤与“高糖代谢记忆”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细胞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4 引物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2.2.2 实验分组
2.2.3 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评估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呼吸链复合物COX1、NADPH mRNA表达水平
2.2.4 western blot技术评估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色素C蛋白水平
2.2.5 JC-1 流式细胞术检测hREC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2.2.6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ROS水平
2.2.7 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hRECs细胞凋亡水平
2.2.8 细胞总线粒体的提取及ELISA法检测hRECs线粒体内8-ohdG含量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高糖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2.3.2 高糖对各高糖诱导组呼吸链亚单位细胞色素C和 COX-1、NADPH表达的影响
2.3.3 高糖诱导不同时间转至正常培养基培养2 天后各组HRECs细胞线粒体DNA氧化应激损伤情况8-OHdG结果分析
2.3.4 高糖诱导不同时间转至正常培养基培养2d后各组HRECs细胞氧化应激ROS含量变化分析结果
2.3.5 高糖代谢记忆导致hRECs MMP的丢失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13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8139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