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访3年,观察记录患眼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23眼)中,5眼术后注射部位结膜下端少量出血,在短期内均自行消退;术后无一眼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1 w~36个月后,患眼视力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w~24个月,患眼眼底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呈持续下降趋势;术后12、24、36个月CRT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CFT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对患眼视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患眼黄斑区及中心凹的恢复,治疗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关键词】: 息肉状 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分类号】:R773.4
【正文快照】: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vasculopathy,PCV)是以黄斑部分特异性出血为特征的眼科疾病,又称为后极部色素膜出血综合征、复发性出血性色素上皮脱落征[1],多表现为分支状脉络血管网异常扩张及末端息肉状脉络膜扩张。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与致病原因,但多认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峰,姜利斌,吴德正;特发性水螅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年06期
2 刘红;张万臣;黄桂珍;;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02期
3 Pierre Amalric;申维勇;;脉络膜血管性缺血[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年04期
4 徐海峰,董晓光;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03年03期
5 曾春梅;文勇;成旋;;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3年07期
6 董凌燕,王玲;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7 易长贤,欧杰雄,闫宏,麦桂英,于强;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一例报告[J];眼科学报;2001年02期
8 王梅英;;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0年11期
9 蔡善君,唐健,赵英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年05期
10 刘刚;孙勇;秦艳丽;;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晓玲;;脉冲激光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刘广峰;董方田;;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文峰;;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邱新文;叶波;任旋;谭成;陈玲;;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5 陈丽红;;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静;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与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会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临床特征、治疗及关联基因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刚;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3 林鸿;高血脂对脉络膜血管的影响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吴燕;兔眼飞弹伤后ERG变化及其与脉络膜血管体积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5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