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与目的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由于与正常的血管在结构、生长位置、功能上均有不同,不仅不能为周围组织有效地供氧,而且由于通透性等改变可破坏正常的视网膜结构,影响人的视觉功能。探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是目前眼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因其结构与胰岛素类似而得名,在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与分化成熟,及创伤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往有研究认为IGF-1通过与其受体IGF-1R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相应信号通路发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及疾病预后。而关于IGF-1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探讨IGF-1分子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本研究通过含不同浓度IGF-1蛋白的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ECs),观察不同浓度的IGF-1蛋白对HRECs迁移、凋亡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对HRECs体外生物学作用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为临床研发新型治疗靶点药物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材料和方法1.体外常规培养HRECs细胞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RECs中IGF-1受体(IGF-1R)基因的表达情况。2.以浓度分别为10、200 ng/ml的重组IGF-1蛋白培养液干预HRECs,应用细胞划痕法检测不同浓度IGF-1对HRECs细胞迁移的影响。3.以浓度分别为500、1000ng/ml的重组IGF-1蛋白培养液干预HRECs,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GF-1对HRECs细胞凋亡的影响。4.以浓度分别为10、100、200 ng/ml的重组IGF-1蛋白培养液干预HRECs,应用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IGF-1对HRECs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5.以500、1000ng/ml的IGF-1培养液干预HRECs,应用Realtime-PCR法检测HRECs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HRECs细胞中存在IGF-1R的基因表达。2.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干预24 h后,200 ng/ml干预组(F=0.023,P=0.021)HRECs迁移的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1000 ng/ml干预组(F=4.243,P=0.046)HRECs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结果显示,干预12 h后,200 ng/ml干预组(F=0.26,P=0.048)细胞完整管腔形成的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经IGF-1干预后,1000 ng/ml干预组HRECs中PDGF-BB(F=5.457,t=-3.489,P=0.02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Caspase-3(F=1.093,t=7.287,P=0.00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IGF-1能促进HRECs迁移、管腔形成能力,并抑制HRECs的凋亡。2.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DGF-BB基因表达、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IGF-1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迁移 细胞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7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3
- 参考文献12-13
- 第一部分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GF-1R的表达13-22
- 实验材料与仪器13-15
- 实验方法15-18
- 结果18
- 讨论18-19
- 结论19-20
- 附图20
- 参考文献20-22
- 第二部分 IGF-1 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凋亡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及机制22-35
- 第一章 IGF-1 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凋亡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22-30
- 实验材料与仪器22-23
- 实验方法23-24
- 结果24-25
- 讨论25-26
- 结论26-27
- 附图27-29
- 参考文献29-30
- 第二章 IGF-1 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影响机制的探讨30-35
- 实验材料与仪器30-31
- 实验方法31-32
- 结果32
- 讨论32-33
- 结论33
- 附图33-34
- 参考文献34-35
- 全文总结35-36
- 综述36-45
- 参考文献41-45
- 英文缩略词表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6-47
- 本研究所获的基金资助47-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万章,王玉国,周丽霞;浅谈视网膜新生血管[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05期
2 谷万章,王玉国,周丽霞;浅谈视网膜新生血管[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年08期
3 李贞;倪卫杰;;视网膜新生血管生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4期
4 鲍兰;王惕;韩丽荣;;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体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化[J];交通医学;2008年02期
5 薛春燕;黄振平;;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2期
6 黄Pr璇;邢怡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视网膜新生血管[J];眼科研究;2010年10期
7 胡金芳;刘兆凤;霍璇;林锦镛;申秀萍;;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特点[J];药物评价研究;2011年05期
8 高永峰,张皙;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眼科研究;2001年02期
9 赵士凡,赵勇;氩氪激光结合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病[J];现代康复;2001年17期
10 周晓红,张军军,严密;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抑制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琪琦;周容;刘晓玲;;改良的可定量氧诱导法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军;曾平;赖铭莹;廖明怡;吕娟;;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继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振中;尹翠梅;和贵章;;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薛春燕;黄振平;夏元;;氯诺昔康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赖铭莹;应方微;魏花;朱小丽;钟顺兰;王丽纯;;骨髓造血干细胞对激光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罗洁;廖洪斐;杨海军;杜红岩;;532倍频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牟国营;李志伟;;聚乙二醇化内皮抑素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闫妍;原公强;董晓光;郑丽;陈蕊;张静静;;Kringle 1—5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闵晓洁;周庆军;董晓光;;mTERT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许玲俐;王凯军;;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智;15-脂氧合酶-1基因转移抑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邹贺;整合素连接激酶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伟;内皮抑素基因转移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胡曼;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剂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白熠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小鼠氧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6 晏颖;15-脂氧合酶-1在缺氧导致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梁舒;细胞粘附激酶β信号通路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厄贝沙坦、氟伐他汀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猛;ANXA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D];青岛大学;2012年
9 韩金栋;腺病毒介导p21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建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的真核表达、纯化及其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刘鹏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种泽龙;2型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万磊;乙酰肝素酶与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刘鹤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杨柳;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D];青岛大学;2003年
7 解孝锋;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何华;奥曲肽对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娟;染料木黄酮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红兵;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6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