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苏州地区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状况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变应性鼻炎本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增加经济负担,并可诱发或并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变应性结膜炎等疾病,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支气管哮喘、药物、食物过敏、居住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避免接触变应原;(2)药物治疗;(3)医患的宣传教育;(4)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除此之外,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手段还有手术治疗、基因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就主流的治疗体系而言,避免接触变应原是一线干预措施,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医患的宣传教育是辅助手段,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唯一一种针对病因通过免疫调节机制,进而可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2006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指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改变疾病发展过程的对因治疗,应该尽早使用,以防止受累器官的粘膜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目前,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按治疗方式分类,主要包括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mpy,SLIT),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开展皮肤点刺实验(skin prick test,SPT)及SLIT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苏州地区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状况,以期改进AR的治疗。本文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分析;第二部分: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及鼻部症状总分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第一部分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分析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拒绝和不能坚持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影响因素以提高SLIT的依从性。方法:调查2115例AR患者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适合SLIT而没有选择SLIT的原因;采取电话方式了解193例接受粉尘螨滴剂SLIT的AR患者不能坚持SLIT治疗的原因,计算脱落率并对不能坚持SLIT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拒绝SLIT的主要原因是疗程长(42.5%)、价格贵(36.1%)和对疗效有怀疑(14.7%)等。193例接受SLIT的AR患者2年内发生脱落94例,脱落率为48.7%。其中,3个月内脱落12(6.2%)例,4~6个月脱落47(26.0%)例,7个月~1年脱落22(16.4%)例,1年~2年脱落13(11.6%)例。4~6个月脱落率(26.0%)最高,且同3个月内(6.2%)及7个月~1年(16.4%)的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19、4.104,P0.05);而7个月~1年的脱落率(16.4%)同1年~2年脱落率(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7,P㧐0.05)。儿童的依从率为71.8%,高于成人的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1,P0.05)。男性的依从率为49.6%,女性的依从率为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8,P㧐0.05)。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为治疗效果不满意31例(33.0%)、疗程太长27例(28.7%)和症状减轻14例(15.0%)。结论:拒绝SLIT的主要原因是疗程长(42.5%)、价格贵(36.1%)和对疗效有怀疑(14.7%)等。SLIT治疗依从性下降主要发生在治疗后第4~6个月,儿童的依从性高于成人,不依从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效果不满意、疗程太长和症状减轻。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可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一切措施进行宣教以提高治疗依从性。第二部分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及鼻部症状总分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鼻部症状总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研究99例完成两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A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单一过敏组(80例)和多重过敏组(1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将99例患者分为成人组(14岁,71例)和儿童组(≤14岁,28例),统计分析治疗前、治疗半年、1年、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等不同阶段的鼻部症状评分、总症状VAS及药物评分,评估其疗效;分析AR患者TNSS及总症状VAS在AR疗效评估中的相关性。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LIT治疗半年、1年、2年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TNSS由治疗前的7.00[6.00;9.00]分降低为5.00[4.00;7.00]、3.00[1.00;4.00]和3.00[1.00;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868、-8.570和-8.570,P均0.01);患者SLIT治疗2年后较SLIT治疗1年后症状继续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732,P0.05);患者停止治疗1年后TNSS为3.00[1.00;4.00],同完成2年治疗时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1.941,P0.05)。同治疗前相比疗程满半年、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的药物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11.609、20.223、21.310和20.736,P0.01),且在两年的疗程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药物评分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停止治疗一年后同完成治疗2年时相比,虽然药物评分增加,但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㧐0.05)。单一过敏组患者SLIT治疗半年、1年和2年后患者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症状改善,TNSS由治疗前的7.00[6.00;9.00]分降低为5.00[4.00;6.00]、2.50[1.00;4.00]和2.50[0.00;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158、-7.739、-7.738,P均0.01);多重过敏组患者SLIT治疗半年、1年和2年后患者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症状改善,TNSS由治疗前的7.00[6.00;9.00]分降低为6.00[4.00;7.00]、4.00[3.00;5.00]和4.00[3.00;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2、-3.736和-3.736,P均0.01);在SLIT治疗前和疗程满半年时,单纯过敏组与多重过敏组鼻部症状总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486、-1.425,P0.05);但在SLIT疗程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单纯过敏组与多重过敏患者的鼻部症状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74、-2.118和-2.543,P均0.05)。在SLIT治疗前、疗程满半年、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的各个阶段单一过敏组与多重过敏组药物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82、0.661、0.353、0.101和0.118,P0.05)。儿童组患者SLIT治疗半年、1年和2年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TNSS由治疗前的7.50[7.00;9.00]分降低为5.50[4.00;7.00]、4.00[1.00;5.00]和4.00[0.00;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137、-4.639和-4.638,P均0.01);成人组患者SLIT治疗半年、1年和2年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TNSS由治疗前的7.00[5.00;9.00]分降低为5.00[4.00;6.00]、3.00[1.00;4.00]和3.00[1.00;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729、-7.235和-7.235,P均0.01);在SLIT治疗前、疗程满半年、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的各个阶段儿童组与成人组鼻部症状总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917、-1.112、-1.023、-0.894和-0.666,P0.05)。在SLIT治疗前、疗程满半年、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的各个阶段儿童组与成人组药物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82、0.661、0.353、0.101和0.118,P0.05)。在SLIT治疗前、疗程满半年、满1年、满2年及停止治疗后1年时的各不同阶段TNSS与VAS评分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0.902、0.923、0.937和0.918,P0.01)。结论经过1年的粉尘螨滴剂SLIT治疗才可较好地缓解AR症状,且在2年疗程结束1年后仍能维持较好疗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的AR患者均有疗效,在SLIT治疗1和2年后,单一尘螨过敏AR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多重过敏患者;TNSS、VAS用于对AR患者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依从性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鼻部症状总分 视觉模拟量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65.21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5
- 第一部分 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分析15-23
- 前言15
- 1 资料与方法15-17
- 1.1 一般资料15
- 1.2 调查方法15-16
- 1.3 治疗方法16-17
- 1.4 依从性统计17
- 1.5 统计学分析17
- 2 结果17-19
- 2.1 拒绝SLIT原因调查17
- 2.2 依从性分析17-18
- 2.3 依从性差原因调查18
- 2.4 不良反应18-19
- 3 讨论19-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3
- 第二部分 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及鼻部症状总分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相关性23-43
- 前言23-24
- 1 资料与方法24-26
- 1.1 临床资料24-25
- 1.2 治疗方法25
- 1.3 评估方法25-26
- 1.4 统计学处理26
- 结果26-34
- 讨论34-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综述 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43-53
- 1 SLIT的历史进程43-44
- 2 SLIT的作用机制44
- 3 SLIT的临床应用44-46
- 4 SLIT的疗效评价46-47
- 5 SLIT治疗的依从性47
- 6 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3
- 中英文缩写词表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新;560例变应性鼻炎的综合治疗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孙鹏;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7例报告[J];中原医刊;2000年10期
3 于万海,成晓棉,仲明,吕颖,王军;敏愈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4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3期
4 李晓东;变应性鼻炎治疗药市场预测[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1年05期
5 沈翠干;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5期
6 黄爱珍;仙特明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8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7 刘风仙,王贺宇,崔宗新;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1期
8 顾之燕;认识和诊治变应性鼻炎的指导性文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3期
9 邹红云;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J];地方病通报;2002年04期
10 张国民,谢铠鹏,梁礼建,缪增华;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42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尹静;谢强;;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赵菁;;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朱愉;;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于兆安;;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葛妤;;变应性鼻炎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邓华;;国内防治变应性鼻炎的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德民;张罗;黄丹;武阳丰;董震;许庚;孔维佳;暴继敏;周兵;汪审清;王德辉;王秋萍;;11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赵岩;张罗;韩德民;刘承耀;;变应性鼻炎评分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相鉴别[N];保健时报;2008年
2 康琦;变应性鼻炎 工业化助长发病率治疗费用不断攀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小飞;变应性鼻炎如何防治?[N];健康时报;2008年
4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5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曾文;何为变应性鼻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苏楠 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于峰;变应性鼻炎怎么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罗燕云;MicroRNA-135a对变应性鼻炎小鼠Th1/Th2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刘洋;迎香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网络构建及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牛永芝;IL-17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中作用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于洋;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丽萍;不同变应原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7 孙荣;从DC-Th轴探讨CD86-siRNA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龙锐;苯环喹溴铵对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玉;基于Tim3调控Th1细胞探讨益气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冯文大;广东地区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临床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连;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付敬敏;西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2年
3 王敏;长沙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宾;张纾难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万慧娟;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吴婧;鼻阻力和鼻声反射鼻腔测量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双;温和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王晋芳;煤矿工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代明明;三伏天和三九天天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10 黄芳林;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13、IL-25的测定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苏州地区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状况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9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