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近视散光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 D 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 D 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 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 mm,帽直径为7.1~7.2 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 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152医院眼科;平顶山学院医学院;
【关键词】: 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 近视散光
【分类号】:R779.63
【正文快照】: l l l l 齐绍文About SONG Xue-Ying:Female,born in January,1969.Master degree.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Tel:13782457162;E-mail:song.152eyezx@163.com;ORCID:0000-0002-2438-9327修回日期:2016-05-230002-9549-583XAccepted date:May 23,2016From the Department of 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涛,谢新明,鲍连云,熊杰;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9年04期
2 孙岩,唐杰,王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初步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0年02期
3 方土良;一例单性近视散光[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3年05期
4 叶寒;饶锡新;涂海宁;沈建新;;基于椭圆抛物面的近视散光矫正模型的研究[J];激光杂志;2007年01期
5 杨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6 周小军;;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02期
7 王平宝,刘双珍,夏晓波,黄佩刚,吴振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散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8 刘双珍,夏晓波,黄佩刚,吴振中,王平宝,谭星平,梅萼,胡生发;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一年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年06期
9 宫枢政,雷鸣,李旭松,张仲彦,姚建玲;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年10期
10 辜美山,李泽宜,刘晓晖,高创仲,叶培辉,黄曼莲;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广瑛;杜君;张金嵩;;近视散光发展过程中阻碍远立体视觉形成的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郑广瑛;杜君;张金嵩;;散光对远立体视觉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郭曦;杨丽娜;迟蕙;谢培英;;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散光的不同配适状态的视觉质量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董泽红;赵炜;王雨生;冯洁;鱼晓妮;;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散光41例疗效观察[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卫霞;刘苏冰;左志高;聂晓丽;尹黎;;三种散瞳方式散瞳后近视散光患者高阶像差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郭曦;杨丽娜;迟蕙;谢培英;;矫正近视散光的RGPCL在不同配适状态下的视觉质量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立军;张繁友;靳蕾;牟亚男;;Zyoptix Aspheric的临床效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源芳;应用消像差程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术后角膜像差的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铮;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的测量及在LASIK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7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6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