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房角改变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7-07-20 18:23
本文关键词: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房角改变的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近视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
【摘要】:目的:评估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房角的变化,探究其变化量相关的因素。 方法:观察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接受眼内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共25例48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月进行随访,观察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测量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比较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的变化量在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方向的改变量,分析ICL植入术后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的变化量与角膜白到白距离、睫状沟到睫状沟距离及角膜曲率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ICL植入术后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131)。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术前的前房深度为3.22±0.22mm、小梁虹膜夹角为57.42±9.31D、房角开放距离为0.87±0.35mm、小梁睫状突距离为1.60±0.23mm、虹膜睫状突距离为0.59±0.15mm,术后3月为2.35±0.34mm、35.30±8.20D、0.36±0.12mm、1.42±0.18mm、0.72±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点钟方向的术前小梁虹膜夹角为59.71±9.24D、房角开放距离为0.98±0.38mm、小梁睫状突距离为1.67±0.25mm、虹膜睫状突距离为0.57+0.13mm,术后3月为38.92±8.50D、0.43±0.14mm、1.46±0.19mm、0.69+±-0.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点钟方向的小梁虹膜夹角为55.03±10.19D、房角开放距离为0.76±0.34mm、小梁睫状突距离为1.52±0.03mm、虹膜睫状突距离为0.57±0.16mm,术后3月为31.90±7.08D、0.31±0.09mm、1.40±0.02mm、0.76±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点钟方向的小梁虹膜夹角为58.05±8.25D、房角开放距离为0.87±0.31mm、小梁睫状突距离为1.56±0.17mm、虹膜睫状突距离为0.60±0.17mm,术后3月为36.71±6.22D、0.37±0.08mm、1.37±0.17mm、0.6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点钟方向的小梁虹膜夹角为56.88±9.10D、房角开放距离为0.86±0.34mm、小梁睫状突距离为1.66±0.22mm、虹膜睫状突距离为0.62±0.15mm,术后3月为33.65±8.71D、0.35±0.12mm、1.47±0.18mm、0.76±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点、6点、9点、12点四个不同方向,虹膜睫状突距离的变化量有差异,6点钟方向的ICPD改变量比9点钟方向改变量少,该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的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白到白距离(角膜水平横径)与水平方向(3点和9点方向)小梁虹膜夹角改变量呈负相关(P=0.047,P=0.001),术前角膜白到白距离(角膜水平横径)与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改变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横向曲率与水平方向(3点和9点方向)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的改变量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睫状沟到睫状沟距离与水平方向(3点和9点方向)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改变量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点方向虹膜睫状突距离改变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402),但与9点方向虹膜睫状突距离改变量呈正相关(P=0.024)。 结论: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到ICL植入术会显著减小前房深度及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睫状突距离,即减小房角,但是会增加虹膜睫状突距离。虹膜睫状突距离改变量因3点,6点,9点,12点方向不同有差异,垂直6点方向较水平9点方向改变量少。水平方向的小梁虹膜夹角改变量与术前角膜白到白距离呈负相关,9点方向的虹膜睫状突距离改变量与术前睫状沟到睫状沟距离呈正相关。ICL植入远期对前房角的影响需更长期的观察。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近视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9.6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1
- 英文缩略语11-12
- 目次12-13
- 1 引言13-15
- 2 资料和方法15-20
- 3 结果20-37
- 4 讨论37-42
- 5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综述46-54
- 参考文献51-54
- 作者简介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文利;;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法[J];眼科研究;2006年05期
2 陈伟蓉,王宁利,利华明,陈秀琦;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房角改变[J];中华眼科杂志;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569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5694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