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力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多导睡眠描记术 他汀类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经多导睡眠图(PSG)证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亲脂性他汀组60例和亲水性他汀组60例。亲脂性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亲水性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均1次/d,睡前口服,连续用药6个月。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检测患者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PSG监测AHI及觉醒次数。结果治疗前,亲脂性他汀组与亲水性他汀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hs-CRP、NT-pro BNP水平、LVEF、LVEDD、AHI、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亲水性他汀组患者TG、TC水平较亲脂性他汀组降低(P0.05),AHI、觉醒次数较亲脂性他汀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LDL-C、ALT、AST、Scr、hs-CRP、NT-pro BNP水平、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hs-CRP、NT-pro BNP水平、LVEDD、AHI、觉醒次数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ALT、AST、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血脂水平、心功能指标及睡眠呼吸指标,亲水性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脂水平方面优于亲脂性他汀类药物,而亲脂性他汀类药物在改善睡眠呼吸指标方面优于亲水性他汀类药物。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睡眠呼吸暂停 中枢性 多导睡眠描记术 他汀类药物
【分类号】:R541.6;R766
【正文快照】: Effects of Statins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entral Sleep Apnea WANG Shu-hui,ZHANG Qiang,YANGLi-hong,et al.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14,China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宪可,杜冠华;他汀类药物促骨形成作用[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0年06期
2 曾宪可,杜冠华;他汀类药物促骨形成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4期
3 李宏建;他汀类药物简介[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建忠,吴素芳,丛亚丽;他汀类药物的新用途[J];中国医刊;2002年08期
5 赵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11期
6 Saab F.A. ,Eagle K. A. ,Kline-Rogers E. ,郝广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病24 h内与24 h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的比较[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7 Rajabally Y.A.,Varakantam V. ,Abbott R.J. ,袁海峰;他汀类药物治疗引发类格林-巴利综合征[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8 ;他汀类药物的详细疗效[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9 史旭波;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多向性效应[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09期
10 关爱阁;翟所迪;刘芳;;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_(10)联合应用的机制分析[J];中国药房;2006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吉匡;;他汀类药物循证证据回顾[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朱中玉;孙斌;刘煜昊;张优;高传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夏城东;殷惠军;陈可冀;;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功能的多效应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汪敏;双东思;郭卉;;合理选择他汀类药物[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晓光;方向;吴范宏;;他汀类药物的含氟结构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袁胜山;张骏;余昌胤;;他汀类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徐凯;韩雅玲;王祖禄;佟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他汀类药物减少支架再狭窄中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8 蔡慎;郑英丽;方丽;;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穆军;张锡钢;;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郜建新;;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风湿病中的应用[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详解他汀类药物[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2 李东宝 华琦;他汀类药物利弊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温明;克服他汀类药物使用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董欢霁;他汀类药物的“另类”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艾宏彦;他汀类药物的优劣评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葛秋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长期预防心脏病[N];人民日报;2007年
7 张伦;他汀类药物市场持续畅销[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安全有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铮;关注他汀类药物整体安全性[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编译 皙子;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患血栓的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震洪;他汀类药物对尿蛋白、肾脏事件、非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佳;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冬雪;血浆HDL中蛋白质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应用他汀类药后的变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孙晓靖;他汀类药物对异丙肾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丽敏;阿伐他汀单用及与辅酶Q10联用对急性脑卒中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王连霞;61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晓鑫;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响的Meta分析[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曲崎;他汀类药物在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发生中的作用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佳;辛伐他汀对雄性大鼠类固醇激素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6 陈乐闻;高胆固醇血症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7 陈巧云;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再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冉东川;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剑;纤维蛋白原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赵悦;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调节作用[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51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5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