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mlin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及小梁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Gremlin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及小梁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Gremlin 房水 小梁细胞 ELIS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摘要】:目的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房水及小梁网组织中Gremlin的表达。方法取20例POAG患者房水及小梁网组织标本,取18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的房水及5例成年人尸眼的小梁网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房水中Gremlin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梁组织Gremlin的表达。结果 POAG患者房水中的Gremlin含量明显高于非POAG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AG患者小梁细胞中Gremlin呈阳性表达,正常人的小梁网组织中Gremlin不表达。结论 POAG患者房水及小梁细胞中Gremlin表达明显增加,提示Gremlin在POAG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科;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Gremlin 房水 小梁细胞 ELIS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分类号】:R775
【正文快照】: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小梁网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造成小梁网孔狭窄甚至闭塞,房水外排途径受阻是导致眼内压力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Gremlin基因最早从爪蟾中枢神经脊中克隆出来,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章,于纯智,贺翔鸽;62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刘少章,于纯智;363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组织学改变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05期
3 黄燕;王宁利;王班伟;黎立军;;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J];眼科;2006年04期
4 彭蔚;余敏斌;吴开力;马璇;刘炜;杨扬帆;;正常人眼小梁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超;吴瑜瑜;;整合素在人眼小梁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8年01期
6 赵太宏;王林农;王书奎;方芳;张扬;肖磊;陈力迅;王晶;张玮;;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内皮细胞凋亡的探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7 崔巍;孙晓雷;李红霞;;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组织的超微结构[J];眼科研究;2010年07期
8 李忠强;闫小四;马景学;;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小梁网显微结构影响及降压机制研究[J];河北医药;2012年12期
9 胡艳;吴瑜瑜;;纤维连接蛋白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细胞整合素α5β_1表达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年14期
10 张洁;易玉珍;;正常人眼小梁网增龄性改变与中、青年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超微病变[J];眼科新进展;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红艳;彭清华;;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超丽;;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SLT)临床应用[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3 祝芸芸;张秀兰;李昂;滕蕾蕾;杜绍林;葛坚;;嘌呤受体P2X7在人眼小梁网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跃红;葛坚;何媛;段山;江儒章;段永恒;孙雪荣;;Pro370Leu突变型myocilin抑制人小梁网单层细胞渗透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邹燕红;张亚琳;刘熙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欢;持续高眼压波动引起小梁网结构改变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2 向艳;内皮素-1在小梁网房水流出通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贺春梅;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王霁雪;氯离子通道在小梁网表达及相关功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宁波;MYOC基因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陆肇曾;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房水流畅率的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羽;c-Ski基因对小梁通道房水外流阻力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2 张悦之;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3 郭黎霞;正常人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网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翟玉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泰山医学院;2012年
5 陈燕萍;表皮生长因子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高眼压形成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胡艳;纤维连接蛋白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及对整合素α5β1、α4β1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周芳;rhBMP7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细胞增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冯晶晶;青光眼患者小梁网中ONOO~-的表达及与眼压升高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娟玲;三维多孔陶瓷构建人工小梁网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朱子诚;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房水葡萄膜巩膜引流途径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54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5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