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神经干细胞与RPE细胞的线粒体交换及其对RCS大鼠RPE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7:38

  本文关键词:神经干细胞与RPE细胞的线粒体交换及其对RCS大鼠RPE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视网膜色素变性 线粒体 代谢 隧道纳米管 细胞增殖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变性、坏死、丢失。RPE细胞位于视网膜的最外层,其主要功能包括形成血视网膜屏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视黄醇循环、吞噬感光细胞外节、吸收可见光及抗氧化应激等。RPE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给,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PE细胞的线粒体是能量产生及ROS清除的关键细胞器,也是RPE细胞最先及最易受到损伤的细胞器。最近研究显示RPE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生密切相关。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AMD等致盲性眼病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机制主要包括:短期的神经营养效应(by stander效应)以及长期细胞替代效应(cell replacement)。近来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线粒体交换改善受者细胞功能。考虑到AMD等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RPE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RPE细胞系(ARPE19)间可形成TNT结构并进行线粒体交换,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答线粒体交换对RPE细胞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探索神经干细胞能否与原代分离的LE大鼠和RCS大鼠RPE细胞形成TNT结构并进行线粒体交换,线粒体交换对RPE细胞能量代谢、ROS代谢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线粒体交换这一机制是否参与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方法:第一部分:小鼠神经干细胞与正常RPE细胞TNT的形成及线粒体交换1.用带有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的线粒体特应性标记物(Mitotracker-red,Mitotracker-green)分别标记mNSC与ARPE19细胞后1:1等量直接共培养24 h,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NT的形成及线粒体交换。2.用带有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的线粒体特应性标记物(Mitotracker-red,Mitotracker-green)分别标记m NSC与原代分离的LE大鼠来源的RPE细胞后,取等量细胞1:1直接共培养24h,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交换。第二部分:小鼠神经干细胞与rcs大鼠rpe细胞的线粒体交换及其对rpe细胞功能的影响1.收集单独培养的le大鼠来源的原代rpe(le-rpe)、与mnsc等量直接共培养48h后经流式细胞术分选所获得的原代le大鼠rpe细胞(le-rpe/mns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腺苷酸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ros水平。2.收集第三代的le大鼠来源的原代rpe细胞(le-rpe)及rcs大鼠来的源rpe细胞(rcs-rp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腺苷酸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ros水平。3.收集单独培养的rcs大鼠来源的原代rpe细胞(rcs-rpe)、与mnsc等量直接共培养48h后经流式细胞术分选所获得的原代rcs大鼠rpe细胞(rcs-rpe/mns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腺苷酸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ros水平。结果:第一部分:小鼠神经干细胞与正常rpe细胞tnt的形成及线粒体交换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mnsc与arpe19细胞共培养24h后形成tnt,并且mnsc通过tnt将线粒体转运至arpe19中。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le大鼠来源的原代rpe(le-rpe)与mnsc间形成tnt,随着时间的推移,nsc的线粒体通过tnt进入le-rpe中。第二部分:小鼠神经干细胞与rcs大鼠rpe细胞的线粒体交换及其对rpe细胞功能的影响1.le-rpe与mnsc共培养后atp、adp、amp含量以及腺苷酸池总量及能荷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培养组ros水平较未共培养组稍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培养组与未共培养组相比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及g2/m期细胞的比例分别增加,细胞增增殖指数(pi)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干细胞能够通过将线粒体转运至le-rpe细胞改善其增殖能能力。2.rcs-rpe与le-rpe相比atp、adp、amp含量以及腺苷酸池总量及能荷均下降;rcs-rpe的ros水平高于le-rpe;rcs-rpeg1期的细胞比例高于le-rpe,S期及G2/M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低于LE-RPE,细胞增增殖指数低于LE-R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CS大鼠来源的RPE细胞存在能量代谢缺陷、抗氧化应激能力缺陷和增殖能力下降。3.RCS-RPE与mNSC共培养后ATP、ADP、AMP含量以及腺苷酸池总量及能荷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培养组ROS水平较未共培养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培养组与未共培养组相比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期及G2/M期细胞的比例分别增加,细胞增增殖指数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接收了干细胞的线粒体的RCS-RPE细胞的线粒体相关功能得到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得到纠正。结论:1.神经干细胞能与ARPE19细胞株及原代分离的RPE细胞形成TNT结构,并通过TNT进行线粒体交换。2.和LE-RPE细胞相比,RCS-RPE细胞ATP含量下降、ROS水平显著升高及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说明变性RCS大鼠的RPE细胞存在能量代谢缺陷、抗氧化应激能力和增殖能力的缺陷。RCS大鼠RPE细胞和小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进行线粒体交换后,RCS大鼠RPE细胞的能量代谢、ROS清除及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可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视网膜色素变性 线粒体 代谢 隧道纳米管 细胞增殖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4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英文摘要6-9
  • 中文摘要9-12
  • 第一章 前言12-15
  • 第二章 小鼠神经干细胞与正常RPE细胞TNT的形成及线粒体交换15-26
  • 2.1 引言15
  •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15-20
  • 2.3 实验结果20-24
  • 2.4 讨论24-25
  • 2.5 小结25-26
  • 第三章 小鼠神经干细胞与RCS大鼠RPE细胞的线粒体交换及对其RPE细胞功能的影响26-44
  • 3.1 引言26
  • 3.2 材料和实验方法26-29
  • 3.3 实验结果29-41
  • 3.4 讨论41-43
  • 3.5 小结43-44
  • 全文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9
  • 文献综述 TNT:一种新型细胞交流机制49-58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树源,安沂华;再述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2 黄镇,金国华,徐慧君;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3 朱晓峰;神经干细胞研究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5期

4 张敬军,夏作理,刘焯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季庆;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近况[J];医学综述;2002年05期

6 田玲;;蛋白可促使神经干细胞移动[J];国外医学情报;2002年09期

7 张敬军,刘焯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04期

8 张国福,林建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2003年03期

9 刘岳文,杜永红,王可,徐正顺;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10 王任直;张波;窦万臣;郑彤;;神经干细胞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J];医学研究通讯;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王文辉;林蕾;;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戴毅;韩忠朝;;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及临床前景展望[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一睿;胡锦;王尔松;奚才华;姚海军;;单层黏附培养技术在哺乳动物神经干细胞体外稳定增殖和多向分化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佳梅;;脑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的迁移[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魏勇;应大君;张伟;董世武;;幼龄家猪脑SVZ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司银楚;朱培纯;程龙;吴海霞;许红;;去皮层血管对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李学坤;郭安臣;左萍萍;;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亚克隆[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李力;万琪;;小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缺血神经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力;万琪;刘永红;张巍;;小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及缺血神经元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群渊;;神经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永生化[A];中国组织工程、干细胞与神经再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荣;“抑制蛋白”可控制神经干细胞提前分化[N];健康报;2007年

2 孙国根 白毅;灵长类脑内神经干细胞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孙国根;阻碍卒中后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元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出神经干细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沈丽 付钰;神奇的神经干细胞[N];科技日报;2002年

6 时仲省 高思敏 刘春阳;河南医大成功培养人胚神经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梓华;神经干细胞可治恶性脑癌[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许琦敏;脑损伤修复治疗又有新希望[N];文汇报;2007年

9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北京天坛医院 王忠诚邋院士;神经修复的生力军——神经干细胞[N];健康报;2008年

10 孙国根;神经干细胞并非“全能制造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Miranda磷酸化调控果蝇神经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张坤;极化巨噬细胞与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对脊髓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褚天慈;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胡园园;AF1q在神经发育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郭立云;猕猴胚胎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脑内移植及其在青光眼玻璃体内的转归—探索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任永娟;材料调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曹翠丽;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周虎田;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段发亮;神经干细胞培养、增殖、迁移和分化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许汉鹏;中枢神经系统多潜能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细胞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和体内移植实验[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雄;MK-801在谷氨酸-Shh信号通路中的阻断作用[D];新乡医学院;2014年

2 冯旭;NeuroD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在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表达[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闫姗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魏维;松果菊苷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周强意;转TrkC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支架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孙爽;孕酮对Aβ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D];苏州大学;2015年

9 杨明;谷氨酸/NMDA1、Shh介导的成体NSC增殖分化信号通路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10 甘小凤;弓形虫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干扰C17.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0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910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