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现状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血管性眼病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摘要】:新生血管性眼病是目前临床关注度最高、研究最活跃的一类眼部疾病,如不及时加以干涉,将会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激光、手术等虽能缓解病程的进展,但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健康组织。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靶点,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使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进入了新纪元。目前抗VEGF药物已广泛用于眼科临床研究,并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但作为一个新药仍需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眼病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分类号】:R77
【正文快照】: 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多种眼部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其对眼部造成的不可逆性损害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当下仍缺乏针对此类疾病的早期治疗手段。研究表明[1],新生血管眼病的发病机制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过量表达有关。VEGF广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已出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Ben Teplitsky;葛志良;;你能鉴别“外族”药物吗?[J];药学情报通讯;1984年04期
3 粱曼丽;;目标给药——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探索[J];医学与哲学;1987年10期
4 Jason Daley;鲁行云;;用训练代替药物治疗[J];创业邦;2013年07期
5 向辉;话说小儿药物治疗反应[J];中国保健营养;1995年11期
6 王昌义,江杰士,冒青,陈雪梅;多种药物治疗难治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6期
7 杨竞群,杨建英,王红英,龚志强;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8期
8 刘杰,范冰;浅谈护士如何做好临床药物治疗[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年01期
9 刘世辉;哪些药物不可骤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0年01期
10 王新德;浅谈头痛的药物治疗[J];中国劳动;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珠;;认识特殊人群药物治疗的特殊性[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罗琳;;浅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赵荣生;;健康和药物治疗的未来[A];2012年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第72届世界药学大会卫星会大会报告[C];2012年
4 白莲翠;;浅谈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怡;陆爱民;王晓静;孙晓燕;;浅谈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中的责任[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幸海鹰;代婧雅;;多次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健;赵书山;吴洵民;胡建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12例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党生;罗芳;;大咯血药物治疗的一般性原则与个体化运用[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郑萍;李亦蕾;晏媛;;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药物治疗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刁远明;陈群;路艳;;中西医药物治疗失眠的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英;非药物治疗失眠[N];四川政协报;2003年
2 黄清华 首都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药物治疗的注意义务[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王 康;老年人不可完全依赖药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什么叫药物的“反跳”现象[N];医药导报;2008年
5 吴志 李政;发笑性癫痫 首选药物治疗[N];健康报;2012年
6 通讯员 魏奇峰;非药物治疗成天水百姓新宠[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若琪;改善生活方式无效就得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神内;药物治疗失眠的专家共识[N];健康报;2006年
9 张洪军;别把药物当拐杖[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吴志 李政;“发笑性癫痫”患儿可首选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银鹰;基于分子网络的药物重定位预测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张耀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沈丹彤;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新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袁洪;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陆珍珍;常用治疗艾滋病中药制剂对HIV耐药及HAART疗效影响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于汇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尹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8 李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遗传药理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巧琳;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芸;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吸入性药物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3 黄敏;B型脑钠肽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云;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中等体积BPH的临床对比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5 段盈佚;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蕴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综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熊元元;利用成分分析法探索多药物相互作用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华玉平;三步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胡昀昀;药物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疗效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方案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汤曾耀;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3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96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