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5 20:38

  本文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水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鼻炎 变应性 吲哚胺 -双加氧酶 脱敏法 免疫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持续性中重度AR儿童,按家属意愿,31例患儿接受SIT(SIT组),20例患儿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检测SIT组和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并记录鼻炎症状评分(TNSS)和药物评分。结果:SIT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43±8.80)ng/m L和(78.78±6.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1),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17±8.32)ng/m L和(69.27±6.69)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5)。SIT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52±2.16下降至4.10±1.96(t=7.53,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84±1.21下降至1.06±1.00(t=14.23,P0.01)。药物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35±2.08下降至4.35±1.23(t=9.25,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60±1.76下降至2.60±0.99(t=5.03,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与相应的TNSS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SIT可明显控制AR症状,减少药物使用。AR患儿血清IDO水平随SIT进展而升高。IDO可能在SIT引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吲哚胺 -双加氧酶 脱敏法 免疫 儿童
【分类号】:R765.21
【正文快照】: 2016-07-31色氨酸是一种T细胞活化和增殖所必需的氨基酸,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是肝脏外唯一分解代谢色氨酸的限速酶[1]。IDO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耐受,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母胎免疫耐受、器官移植耐受及自身免疫疾病中起到重要的免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继军;孙海燕;;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尹静;谢强;;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赵菁;;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5 朱愉;;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于兆安;;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炎52例[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葛妤;;变应性鼻炎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邓华;;国内防治变应性鼻炎的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德民;张罗;黄丹;武阳丰;董震;许庚;孔维佳;暴继敏;周兵;汪审清;王德辉;王秋萍;;11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10 赵岩;张罗;韩德民;刘承耀;;变应性鼻炎评分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相鉴别[N];保健时报;2008年

2 康琦;变应性鼻炎 工业化助长发病率治疗费用不断攀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陈小飞;变应性鼻炎如何防治?[N];健康时报;2008年

4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5 湖北 副主任医师 曾文;何为变应性鼻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苏楠 林江涛;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于峰;变应性鼻炎怎么治?[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益肺通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2 罗燕云;MicroRNA-135a对变应性鼻炎小鼠Th1/Th2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刘洋;迎香穴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网络构建及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牛永芝;IL-17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中作用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于洋;鹿鹅鼻炎方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丽萍;不同变应原哮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7 孙荣;从DC-Th轴探讨CD86-siRNA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龙锐;苯环喹溴铵对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玉;基于Tim3调控Th1细胞探讨益气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冯文大;广东地区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临床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连;变应性鼻炎发病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2 付敬敏;西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2年

3 王敏;长沙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宾;张纾难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万慧娟;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姚玉婷;鼻敏感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干预模型大鼠血清IL-17、IL-10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宋任洁;IL-33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张冰;PLCE1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佟雅婧;鼻病序贯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10 杨阳;山东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78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978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