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肝衰竭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0 21:27

  本文关键词:肝衰竭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肝衰竭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阐述不同类型肝衰竭的病因,并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拟合回归模型判断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以期改善预后。方法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选择了2009年12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收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合计4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绘制ROC曲线,研究各项因素及多项因素组合对于肝衰竭预后的危害性,并建立预后模型以便寻找最佳临界值。预留48份肝衰竭的临床资料,将各项数值带入预后回归模型中,检验预后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the ratio of 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 to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ST/ALT)、白蛋白、血氨、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肌酐、肝肾综合征、血钠水平、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以自发性腹膜炎为主的各种感染共16项都是影响肝衰竭预后复原的因素。其中,前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为肝衰竭预后的保护因素,余17项为危险因素。选用容忍度与方差膨胀因子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经检验纳入本研究的各项预后影响因素间都不具有多重共线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总胆红素(OR=0.997,P=0.004)、前白蛋白(OR=1.015,P=0.000)、凝血酶原活动度(OR=1.109,P=0.000)、合并有肝肾综合征(OR=0.008,P=0.000)、低钠血症(OR=0.494,P=0.007)五个因素用于回归模型的拟合。经变量设置转化,同时带入各项变量的回归系数,拟合的回归模型为P=1/1+e-y,Y=-2.636-0.003X1+0.015X2+0.103X3-4.842X4-0.706X5。将原始数据带入方程得到预测数据集P,并以此变量为检测变量、以预后结局为状态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95%置信区间为(0.828-0.898),最佳临界值为0.595,对应的Y值为0.385。将本次研究前预留的48份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带入拟合出来的回归模型中,检验回归模型效能,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与实际预后情况对比,经计算其可信度为70.8%。结论肝衰竭以男性为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最为多见,肝衰竭的预后差,死亡率高,肝衰竭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类指标可用于临床评价患者病情及判断预后。本次研究拟合的回归模型可信度较高,可适用于本地区临床评估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肝衰竭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3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6-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1.引言11-16
  • 1.1 肝衰竭的定义11
  • 1.2 肝衰竭的病因11
  • 1.3 肝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诊断标准11-13
  • 1.4 肝衰竭的并发症13-14
  • 1.5 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14-15
  • 1.6 研究中统计学理论15-16
  • 2.材料与方法16-19
  • 2.1 资料来源16-17
  • 2.2 入选标准17
  • 2.3 疾病转归标准17
  • 2.4 数据收集17-18
  • 2.5 变量赋值转化18
  • 2.6 统计分析18-19
  • 2.7 拟合回归模型19
  • 2.8 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检测19
  • 3.结果19-27
  • 3.1 一般情况19-20
  • 3.2 临床分型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20
  • 3.3 病原学分布20-21
  • 3.4 肝衰竭预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1-22
  • 3.5 各因素间多重共线性分析22-23
  • 3.6 肝衰竭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3-24
  • 3.7 绘制ROC曲线24-26
  • 3.8 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检测26
  • 3.9 回归模型的临床应用26-27
  • 4.讨论27-33
  • 4.1 临床分型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27-28
  • 4.2 实验室检查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28-29
  • 4.3 并发症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29-32
  • 4.4 本次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32-33
  • 5.结论33-34
  • 6.参考文献34-39
  • 附录39-40
  • 致谢40-41
  • 综述41-50
  • 参考文献46-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明;肝衰竭预后判断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6期

2 刘沛;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9期

3 ;肝衰竭诊疗指南[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4 郑欢伟;贾继东;;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传染病信息;2007年03期

5 范振平;张文瑾;;老年肝衰竭临床特点[J];传染病信息;2008年05期

6 葛宗成;许慧阳;侯为顺;喻艳林;章顺国;;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其转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5期

7 杜宁;庄永龙;胡瑾华;刘晓燕;岳小敬;王会;崔志飞;周渝霞;郝玉清;王慧芬;;肝衰竭临床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J];传染病信息;2009年05期

8 ;《肝衰竭诊治进展》简介[J];传染病信息;2011年02期

9 唐荣国;孙皆齐;;肝衰竭预后与不同因素关系探讨[J];疑难病杂志;2011年10期

10 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金秋;;肝衰竭治疗现状和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王艳丽;;78例肝衰竭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們;项晓刚;谢青;;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杨微波;;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宇明;;肝衰竭处理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肝衰竭诊疗指南[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建荣;;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肝衰竭诊疗指南[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黄建荣;;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士俊;陆宪中;宋修光;朱宝焕;张风鸣;;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45例[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欣 张芸;我科学家开辟肝衰竭治疗新途径[N];科技日报;2013年

2 段钟平;肝衰竭分类变了[N];健康报;2007年

3 王丽;肝衰竭 新分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严晓慧;长三角肝衰竭临床救治协作网成立[N];健康报;2012年

5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严晓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或可治疗肝衰竭[N];健康报;2013年

6 孙国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法有望治疗肝衰竭[N];中国医药报;2013年

7 通讯员 严晓慧 记者 孙国根;“集束化救治”可降肝衰竭死亡率[N];健康报;2011年

8 麦迪信;延缓肝衰竭[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慧;“人造肝”治好了肝衰竭[N];健康时报;2006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yび板,

本文编号:106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06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