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再生中Fcgr2a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8:43
本文关键词:大鼠肝再生中Fcgr2a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和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NA甲基化 肝再生 MeDIP-seq Fcgr2a
【摘要】:肝脏是人和动物体内负责代谢的枢纽器官,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1],其具体调控机制是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正常条件下,绝大多数肝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然而当肝脏受到创伤、切除、坏死等肝损伤刺激后,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这种现象被称为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该过程是由肝脏各种细胞和各种肝外器官协同配合完成的,涉及到复杂的分子机制。肝再生过程为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和术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DNA甲基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表观遗传现象,本篇我们主要研究真核生物体内的DNA甲基化现象。在真核生物体内,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上,这个胞嘧啶一般位于CpG双核苷酸上,这一过程是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完成的。在启动子区域和基因调节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度降低,其基因的表达通常会升高,反之,GpG岛的甲基化程度升高,其基因的表达多表现为降低。另外这两个区域的甲基化程度对于细胞分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3]。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清晰阐述基因组中甲基化的分布模式,深入了解生物发育及其发病机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是仅仅靠小范围测量CpG位点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我们使用了甲基化基因的免疫共沉淀测序(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MeDIP-seq)技术检测肝再生早期0h、2h、6h甲基化信号源的分布,发现其广泛分布于每一条染色体上。且有76%-80%的读长序列(reads)可以比对上参考基因组。进一步分析基因组水平的甲基化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发现在大鼠肝再生的2h和6h,5207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高于或低于对照2倍,称为有意义甲基化变化基因,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后,得到了114个肝再生相关的甲基化基因(FDR≤0.05)。其中,在2h差异的有90个基因,6h差异的有71个基因。使用GO和IPA软件分析上述114个肝再生相关的甲基化基因,发现有18个甲基化基因参与了40条肝再生相关的信号通路,52个甲基化基因参与37种生理活动。为了检验上述筛选方法是否正确,分析是否有效,我们采取了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方法对肝再生相关甲基化基因Fcgr2a的启动子区域做进一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共包括24个CpG位点,其中有15个(CpG 5-CpG 19)位于CpG岛上。重点分析CpG岛发现,PH 2h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其中CpG位点9、12、13、16、17差异极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mRNA在肝再生中的表达动态,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蛋白表达动态。结果表明,mRNA在PH 2h-12h和PH36h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其蛋白表达量也于PH 2h开始逐渐下降,并在PH 6h达到最低,这与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这种变化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PH 2h的甲基化程度显著升高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淑媛;黄志强;刘永雄;于国;咎世明;张曙光;李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过程的动态观察[J];传染病信息;1995年02期
2 唐天勋,樊克武,井清源;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黄志刚,刘殿武;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05期
4 王阁;肝再生信号转录调控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3年04期
5 赵利峰,徐存拴,王林嵩,章静波;调控肝再生的基因和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J];解剖学报;2004年03期
6 许翠萍,韩德五,张杨,赵元昌,尹镭;肝部分切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肝再生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12期
7 李瀚e,
本文编号:1156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1564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