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预后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首个24h内给予不同补液剂量,补液速度,补液成分进行液体复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早期液体复苏方法与患者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1990-2015年5月公开发表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相关文献。根据NOS评分评价及筛选合格临床对照试验,纳入研究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1577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限制性液体复苏死亡率12.4%(30/242),低于充分大容量液体复苏死亡率34.9%(60/172),(OR:0.26,95%CI:0.15-0.43,P0.00001).在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方面限制性液体复苏为20.9%(68/326),低于充分大容量液体复苏53.1%(104/196),(OR:0.13,95%CI:0.08-0.22,P0.00001),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发生率方面限制性液体复苏为16.8%(26/155),低于充分大容量液体复苏47.4%(46/97),(OR:0.19,95%CI:0.10-0.38,P0.00001)。晶体+胶体液体复苏死亡率为11.4%(10/88),低于单纯晶体液体复苏23.8%,(19/80),(OR:3.64,95%CI:1.42-9.33,P=0.007)。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适的早期液体复苏方法。在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发生率方面较其他液体复苏方法有明显改善,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适当给以胶体成分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蓓蓉;刘海丘;韩雪飞;李新利;;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9期
2 刘良明;战伤休克的液体复苏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3 宋慧芳;崔志强;邱方;董晓梅;;休克液体复苏的液体应用与方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2期
4 车晋伟;胡森;盛志勇;;烧(创)伤休克战地液体复苏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5 李龙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研究现状[J];海南医学;2010年03期
6 郭新瑛;钱吉琴;黄兆云;宋文;李芳;;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6期
7 王飞;王德亮;;液体复苏在休克中的应用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8 何雪明;谭冠先;;液体复苏在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17期
9 张希国;李星毓;宝音;张永;庞存海;;两种液体复苏方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11期
10 郭凯;周荣斌;商娜;;液体复苏的常用药物及治疗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自强;;休克,我们如何液体复苏[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靳军;;浅析失血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A];第二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刘勇军;管向东;;不同种类液体复苏对休克微循环的影响[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4 王颖;陈文;;小儿严重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体会——附1例60%TBSA延迟复苏[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春盛;;急危重病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曾霞;;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巧红;田继敏;;失血性休克术前液体复苏的护理问题[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李春盛;;急危重病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李春盛;顾伟;;危重病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波;;战伤休克液体复苏进展[A];2007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华琴;6%HES130/0.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液体复苏后继发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桢兵;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全身及肾脏灌注情况的超声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柳金玲;PICCO容量监测指导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峰;有再出血风险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策略[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北源;P(cv-a)CO_2/C(a-cv)O_2监测氧代谢和评价液体复苏对氧耗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4年
5 李翔;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钦存;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郑振;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乳酸对严重感染病人液体复苏指导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李康;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小肠基本电节律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3年
9 钟京梓;胶体液在脓毒症及休克液体复苏疗效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黄霞;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形态及功能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1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24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