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2-05 20:47
本文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抗酿酒酵母抗体 抗细菌外膜孔道蛋白C抗体 抗荧光假单胞菌相关序列I2抗体 抗细菌鞭毛蛋白抗体 出处:《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以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对遗传易感性宿主的异常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2个主要亚型,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导致易感宿主发生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起肠道慢性炎性反应,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血清学反应中,抗酿酒酵母抗体(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 antibody, ASCA)、抗大肠埃希菌外膜孔道蛋白C(anti-outer membrane porin C, anti-OmpC)、抗CD相关细菌序列(antibody to Pseudomonas fluorescens-associated sequence I2, anti-I2)和抗CBir1鞭毛蛋白(antibody to bacterial flagellin, anti-CBir1)这些抗体的产生可能说明了针对自身肠道菌群抗原的反应促发了IBD的发生。且上述抗体的产生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是否需要手术有关。笔者通过测定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大肠埃希菌外膜孔道蛋白C (anti-OmpC)、抗CD相关细菌序歹(anti-I2)、抗CBir1鞭毛蛋白(anti-CBir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研究对象及方法: 通过收集2011年至2013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或住院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以2007年制定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的标准为诊断标准,根据诊断标准收集确诊为炎症性肠病患者87例。CD组6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5例,年龄16-78岁,平均(36+15.1)岁,主要为活动期患者;UC组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17-74岁,平均(46+14.5)岁,主要为中重度患者,并根据年龄及男女比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62例。 对所有研究对象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离心取血清后,,通过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ASCA、Anti-OmpC、Anti-12和Anti-CBirl4种抗微生物抗体的吸光度(OD),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别绘制ROC曲线比较在CD. UC以及正常对照组中抗体水平的差异。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Oneway ANOVA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比较疾病活动程度与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发现:ASCA在区分IBD与健康对照组、CD组与UC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0,0.512,有较低的诊断准确性。Anti-CBi rl在区分IBD与健康对照组的AUC为0.617,其余血清抗体在各组间比较无鉴别诊断意义。 ASCA在IBD组阳性率分别为62.1%(54/87),显著高于对照组38.7%(24/62)。Anti-OmpC、anti-12在IBD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对比组间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ASCA阳性诊断CD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4%、66.7%、81.48%、33.33%,anti-OmpC、anti-12和anti-CBirl鉴别CD和UC的特异性在81%-100%,敏感性在9.1%-37.9%。联合ASCA阳性或Anti-12阳性诊断CD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86.4%、82.6%、50%。CD患者中表达ASCA或Anti-12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UC组[84.8%(56、66)比57.1%(12/2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3,P=0.018)。 年龄40岁的CD患者anti-OmpC和anti-CBirl抗体水平较年龄40岁的CD患者明显升高(P均0,05)。四种抗微生物抗体的水平和阳性表达与疾病活动程度不相关(P均0.05)。 结论: 1.ASCA在IBD患者中的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有差异,提示ASCA阳性对于IBD患者的检测有一定意义。 2.联合ASCA阳性或anti-12阳性诊断CD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86.4%、82.6%、50%,检测anti-I2可用于ASCA阴性CD患者的辅助诊断。 3.在年龄40岁的患者中检测抗微生物抗体可能更有价值。 4.Anti-OmpC和anti-CBirl由于其较低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对于国人诊断IBD以及鉴别UC和CD意义不大。且四种血清抗微生物抗体与疾病活动程度关系不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丽;童卉琳;;益生菌及早期进食对SD大鼠术后菌群失调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欧阳春;林玲;陈平;王婕;;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1期
3 杨冬;王贞;;炎症性肠病血清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李新立;徐力力;;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分析[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03期
5 李小玉;缪应雷;;饮食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年02期
6 周帅;王晨阳;范朝刚;;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年04期
7 蔡杰;唐志如;邓欢;孙志洪;赖星;;动物肠道黏膜抗菌肽维持微生物区系平衡机制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08期
8 马荣;李玉中;李晓兰;;pANCA与FCP联合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9 张发明;李潘;崔伯塔;彭pぴ
本文编号:1492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4927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