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多层螺旋CT与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12:31

  本文选题:胶囊内镜 切入点:CT血管造影 出处:《苏州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正常小肠MSCTE研究目的:总结口服低张等渗甘露醇法多层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rography,MSCTE)的正常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口服法MSCTE检查,充盈良好,经过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消化系统未发现病变,且排除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以及碘对比剂过敏患者的影像资料,合计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8.9±15.3岁。检查前每间隔15分钟分3次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1500~2000ml。使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在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普罗胺(370mg I/ml),而后行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ed technique,VRT)。由两名主治以上专于胃肠道影像诊断的医师,对本组正常小肠的肠管充盈直径、肠壁CT值和肠壁厚度进行测量(测量两次取平均值)。采用STATA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⑴本组正常小肠MSCTE的平均充盈直径为18.3±3.7mm,各段肠管之间充盈无统计学差异(P0.05);⑵正常小肠肠壁平均厚度为2.3±0.4mm,各段肠管之间肠壁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⑶正常小肠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CT值分别为29.1±2.0HU、61.0±2.8HU、79.1±4.7HU,同一时相各段肠管之间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⑷各组段小肠壁平扫、动脉期、静脉期间CT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⑸肠缘系膜小血管显示率达81.7%(49/60);⑹本组行低张患者合计19例,1例在检查完成后有腹泻症状,其余无特殊不适。结论:⑴口服低张等渗甘露醇法MSCTE能清晰显示小肠壁结构及肠缘血管;⑵提高对正常小肠MSCTE表现的认识有助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第二部分正常小肠MSCTA的显示方法研究目的:评估不同肠系膜动脉多层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后处理方法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级数和连续显示的能力,优化肠系膜MSCTA后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时行口服多层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rography,MSCTE)和MSCTA(叠加检查),充盈良好,经过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消化系统未发现病变,且排除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以及碘对比剂过敏患者的影像资料,合计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5.0±12.7岁。MSCTE的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同第一部分,获得的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的MSCTA后处理重建,重建方式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hin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thi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其中thin-MIP包括常规冠状位(平行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长轴)、斜冠状位(分别平行于回结肠动脉、空肠动脉的长轴)。由两位主治医师以上专于胃肠道诊断的放射科医师,独立观察重建的后图像,统计5种方式对肠系膜上动脉4个血管分支的分级数以及血管连续性显示的情况,使用SPSS16.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⑴MS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空回肠动脉9~13支,显示空肠动脉3~8支,显示回肠动脉3~7支;⑵对回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空回肠动脉3级及以上分支的显示,常规冠状位thin-MIP、斜冠状位thin-MIP较VRT和MPR更有优势,显示分级数更多(P0.05);⑶对回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3级及以上分支的显示,斜冠状位thin-MIP较常规冠状位thin-MIP有优势(P0.05);⑷对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分级数的显示,斜冠状位thin-MIP与常规冠状位thin-MIP显示无差异,(P0.05);⑸与其他5种单一后处理方式相比,常规冠状位联合斜冠状位thin-MIP可以明显增加空肠、回肠动脉3级及以上分支的显示率(P0.05);⑹VRT对血管全程连续显示较MPR、thin-MIP成像更有优势(P0.05);⑺对于血管分支的完整显示,常规冠状位与斜冠状位thin-MIP的联合使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0.05)。结论:⑴MSCTA和MSCTE在单次检查中的叠加使用,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系膜血管显示能力以及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水平;⑵对回结肠、中结肠、空回肠动脉的显示能力,常规冠状位thin-MIP图像优于MPR及VRT;⑶对肠系膜上动脉四大主要分支的远级分支显示和血管连续显示,常规冠状位联合斜冠状位thin-MIP明显优于单一常规冠状位thin-MIP,该方法方便、有效,推荐作为肠系膜血管MSCTA的常规后处理方式。第三部分多层螺旋CT与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研究目的:比较口服多层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rography,MSCTE)、肠系膜动脉多层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叠加检查与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诊断中的价值差异。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3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OGIB患者入组,在剔除部分患者后(按剔除标准),按时间顺序连续编号,利用SPSS统计软件随机分配入组A组(MSCT)、B组(CE)、C组(MSCTCE),共有127例患者完成检查。行MSCT(MSCTE+MSCTA)的OGIB病例,共计82例,平均年龄42.7±19.1岁,男性34例,女性48例。行CE的OGIB病例,共计67例,平均年龄53.9±16.2岁,男性28例,女性39例。在上述病例中,其中22例同时行CE和MSCT检查,平均年龄54.1±19.1岁,男性12例,女性10例,两次检查的间隔2~6天,平均间隔3.52±2.70天。MSCTE采用口服等渗甘露醇(2.5%)、肌注山莨菪碱、CT平扫后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 I/ml)后行多期CT增强扫描(动脉期、小肠期、门脉期),后处理方式同第二部分。CE检查采用重庆金山科技有限公司的OMOM智能胶囊内镜系统,肠道准备同MSCT。MSCT和CE的图像分别由两组(各两名,工作10年以上)专于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放射科医生、专于胃肠道内镜检查和诊治的消化科医生作出诊断,意见不一致时组内两名医生协商解决。以双气囊小肠镜和/或DSA和/或手术病理和/或临床诊断治疗资料为金标准,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⑴肌注山莨菪碱可明显增加MSCTE小肠充盈的满意率(94.67%、28.57%,P0.001),但病灶检出率没有差异(P=0.293);⑵CE对OGIB出血病因的检出率高于MSCT(68.66%、47.56%,P=0.010),分别在青年组(85%、51.28%,P=0.024)和显性出血组(76.19%、51.02%,P=0.013)差异明显;⑶CE与MSCT诊断OGIB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⑷在行CE与MSCT的22例患者中,CE与MSCT对病灶的诊断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0.4597)。结论:⑴MSCT与CE均为诊断OGIB无创、安全、有效的方法;⑵OGIB(特别是显性出血和青年出血患者)首选CE检查;⑶MSCT和CE诊断OGIB各具特点,两种手段合理使用,将会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OGIB的诊断水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R816.5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伯圣;多层螺旋CT与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61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561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