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0 21:32

  本文选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切入点:熊去氧胆酸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以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阳性和肝内小胆管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如不积极干预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可用于PBC治疗的唯一有效药物。接受UDCA治疗后大约60%-70%的患者可有效延缓其疾病进展,但仍然有约30%-40%的PBC患者经UDCA治疗一年后不能获得良好的生化应答。因此,及早发现应答不佳的患者对PBC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BC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免疫调节异常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既往认为,Th1/Th2介导的自身免疫性反应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6、IL-23、IL-21可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而分化、成熟的Th17细胞又可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PBC疾病进展、UDCA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PBC患者应用UDCA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变化,分析其与疾病进展、UDCA应答及预后评分的相关性,以探讨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早期判断PBC患者UDCA应答情况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初治PBC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UDCA规范化治疗(13~15 mg/kg/day),且随访时间超过1年。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时的血浆标本和相应时间点的临床相关数据。对照组来自同期在我院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的健康志愿者50例,并与病例组进行年龄、性别配比。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样本中IL-6、IL-17、IL-21、IL-22、IL-23的浓度。借助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侧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包括IL-6、IL-17、IL-21、IL-22、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基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异常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3)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其组织学分期有关。晚期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23水平明显高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期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6、IL-17、IL-21、IL-22水平虽高于早期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Th17相关细胞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UDCA治疗后,PBC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且其下降趋势与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趋势基本一致。6)虽然PBC患者基线水平的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浓度在应答者与应答不佳者之间没有差异,但对UDCA应答良好的PBC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其中,患者外周血IL-6水平可在治疗第3个月时即出现显著的下降;IL-17、IL-21水平在治疗第6个月时出现明显的降低。7)PB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Mayo评分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Mayo评分较低的患者治疗后其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明显。8)GLOBE评分较高的患者治疗1年后的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21)水平高于评分较低的患者。且GLOBE评分较低的患者治疗后其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结论】早期PBC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晚期患者,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随疾病进展有逐渐升高的趋势,IL-23水平在早、晚期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为PBC疾病分期提供一定的帮助。经UDCA治疗后,PBC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出现降低,在UDCA应答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IL-6水平可在治疗第3个月时即出现显著的下降;IL-17、IL-21水平在治疗第6个月时出现明显的降低。因此,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早期下降趋势可能有助于提示患者对UDCA的应答情况。此外,预后较好的PBC患者经UDCA治疗后其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更显著,提示UDCA治疗后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也可能有助于提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re is more evidence that Th1 / Th2 - mediated autoimmune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BC . In recent years ,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vidence that Th1 / Th2 - mediated autoimmune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BC . The levels of Th17 - related cytokine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B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early stage patients .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晓丹;刘启发;;细胞因子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2 李晓红;盛光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项细胞因子测定价值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5期

3 曹雪涛;第二届国际细胞因子会议评介[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0年03期

4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基础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5 曹雪涛,叶天星,杜平;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年05期

6 史久华;细胞因子与疾病[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3年05期

7 刘卫京,吕秋军;细胞因子小分子模拟物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0年11期

8 孟宪钧;外科感染和细胞因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年12期

9 ;《细胞因子研究方法学》工具书出版[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赵武述;细胞因子研究的临床意义及展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窦永喜;景志忠;候俊琳;骆学农;才学鹏;;细胞因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凤蕴;吕雪莹;于伟玲;王丽群;王琳;李殿俊;;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占国;袁小彭;罗宇维;何懿;孙尔维;;通过细胞因子谱评估免疫抑制剂对人免疫状态的作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仇逸;口服细胞因子治疗肿瘤将获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3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张鲁勤;白介素18等细胞因子在非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N];徐州日报;2005年

4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志军;向一个个“第一”冲击[N];解放军报;2002年

6 王振坤;人体的血液防线之一[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9 王苏平;探究中医证本质[N];健康报;2004年

10 清华;世界多肽药物的研发概况[N];中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军;白细胞介素-2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王婧瑶;卵巢癌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金成;环意大利公路自行车赛中能量代谢与肌损伤及细胞因子相关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4 关连越;胰蛋白酶抑制剂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机制和影响肝移植物存活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佳;抑制性细胞因子IL-35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杨彬珧;血浆细胞因子与心率变异性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石一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炎前细胞因子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牛忠英;三种细胞因子对牙周膜纤维细胞功能和基因调节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9 夏红天;细胞因子与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陈力航;IL-18,IL-33对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树玉;复方补筋片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浆中性激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高雁怩;ALV-J感染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其促进IL-6产生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陈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负调控分子PD-1和CTLA-4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黄琼;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体内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于炳旗;恶性肿瘤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牛小慧;双氢青蒿素联合顺铂对荷瘤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孙聪聪;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突变及IL-6、TNF-α、IL-32、IL-37的定量测定及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少慧;乳酸杆菌对细胞因子及TLR-NF-κB途径的调节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董杰;多肽及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李健;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7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687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