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制剂对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丹参制剂对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年
丹参制剂对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泱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丹参制剂联合西医对症治疗对于缺血性肠病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中医症候、实验室检查和远期复发率四个指标的观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提供新的研究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患者,共62例,将以丹参制剂为主的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将收入的病例划分为两组:(1)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用丹参制剂联合西医对症治疗;(2)对照组(西医组),接受西医对症治疗。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并通过远期回访,对比两组的复发率。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随访时间为0.5-3年,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26年,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6年。两组资料经比较具有可比性。1、治疗组32例,临床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患者30例,临床治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西医临床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2、治疗组中医疗效评定,其总有效率为90.6%,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别为16.84±8.89和9.44±5.07,经检验得出P小于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治疗组出院后的复发率(1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0%),经检验,P=0.06,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排除丹参制剂可以增强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缺血性肠病的潜在有效性;(2)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中医各项症候积分相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表明以丹参制剂为主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尤其是在治疗腹痛、腹泻、血便或脓血便等主要症状上,疗效十分显著;(3)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但经检验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否认丹参制剂可以有效的降低缺血性肠病的复发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宪华,刘凤芝;慢性肠系膜缺血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1期
2 叶妮娜;何慧;米雪勤;赵洪川;窦玉勤;霍晓灵;;缺血性结肠炎44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9期
3 范建高;沈峰;;提高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认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4 李选;;缺血性肠病的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秉环,陆智慧;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脑梗死4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2 李良崽;;五苓散治疗前列腺肥大症37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3 韩瑞卿;尚华;;胃下垂中医诊疗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4 金莉;刘志刚;;慢阻肺稳定期护理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价及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5 李长安;;中药配合常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6 王德琴;徐彬;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痰瘀阻肺型COPD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7 黄露;张波;;中医治疗失眠新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8 梅灿华;孟庆全;;数字化中医胃病诊断方法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朱慧志;张念志;陈炜;彭波;杨程;;补肺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余秀娟;;加味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举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嵩;孙维峰;陈志煌;接力刚;沈鹰;刘坚;;痹证经筋论治初探[A];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雪功;王辉;周雪梅;;唾液微炎症因子变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辛小红;;调肝运脾治慢肝[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田新社;赵希锋;;浅析中风病中医辨治中的几个问题[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贾永新;;浅谈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的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泽庚;王传博;彭波;童佳兵;杨程;刘志刚;;芪白平肺胶囊对慢阻肺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冲;陈泽林;;手十二井穴放血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探讨[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8 孙雯;俞建;;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李泽庚;王传博;彭波;童佳兵;杨程;张念志;韩明向;;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余学庆;周庆伟;王明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常见证候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利;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可塑性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金海浩;五行相生间接补法古代应用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邱荣鹏;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徐立然;“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研究和机理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黄莉;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暑火犯肺咳嗽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祁永福;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郝峰;消化性溃疡近15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梁佳;针刺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状态神经元保护机制的差异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万斌;“瘀血生风”假说检验[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立峰;缺血性肠病42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孙山;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35例的诊治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谢凯钢;老年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临床诊治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4 王东飞;成人小肠梗死预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模型建立[D];青岛大学;2014年
5 王川辉;105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早期临床诊疗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选;欧阳强;萧湘生;;肠系膜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2 李选;欧阳强;萧湘生;;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3 李选;吴卫平;;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4 孙丹莉;张振玉;张予蜀;陶立生;汪志兵;;近10年我国主要文献缺血性肠病误诊荟萃[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6期
5 杨柳;吴本俨;;缺血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6年09期
6 陈明;李选;;多层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贺磊,谭诗云,邓涛,丁一娟,李国美,沈志祥,罗和生,于皆平;纤维结肠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对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10期
8 叶妮娜;何慧;米雪勤;赵洪川;窦玉勤;霍晓灵;;缺血性结肠炎44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9期
9 吴小平;;缺血性结肠炎[J];医学新知杂志;2005年04期
10 王立峰;刘明;张淑杰;韩伟;高峰;戚基萍;;肠系膜静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卫,马朝来,张自顺,吕愈敏,杨雪松,张同琳;缺血性肠病73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2 范焕英;李世殿;艾燕;;缺血性肠病54例临床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楼国春;杜勤;董向毅;李雅洁;黄萍;沈锷;;缺血性肠病17例临床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1期
4 李蕾;;严重缺血性肠病1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5 文毅;曾连招;陈燕琼;;缺血性肠病36例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23期
6 李培亮;仝麟龙;李红普;;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王为;周国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09期
8 赵鹏程;田晓娟;张圆;刘扬;;缺血性肠病1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21期
9 马丽莉;;15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年04期
10 樊庆;吴问汉;冯秋实;杨尹默;万远廉;;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朝胜;李学彦;郭伟;;老年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体会[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时光;龙友余;张真;;关于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的探讨[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3 杨景林;;缺血性肠病[A];2009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交流暨专题学术讲座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志勇;李丽;李之印;黄妙珍;倪全红;王仲略;孙丽伟;;缺血性肠病的内镜与病理(附14例分析)[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高万朋;王时光;;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探讨[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孟立娜;;缺血性肠病临床诊治策略[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潘秀珍;;缺血性肠病研究进展[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8 种甲;张闻多;汪芳;;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肠病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李慧臻;;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诊断要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刘红华;李天望;;自拟清热祛湿益气方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主任医师 龚经文;[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江西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 龚经文;[N];家庭医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卉;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缺血性肠病诊断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刘文徽;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及肠道血管病变的CT影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嬿;缺血性肠病35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2 陈雪;缺血性肠病23例临床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朱广伟;缺血性肠病34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楼国春;缺血性肠病17例临床和误诊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5 徐立峰;缺血性肠病42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吕丽艳;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吴泱;丹参制剂对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刘红华;自拟清热祛湿益气方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
>福建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相关作者
>楼国春 >刘红华
>石卉 >张嬿
>吕丽艳 >吴泱
>刘文徽 >徐立峰
>朱广伟 >陈雪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丹参制剂对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