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山东省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监测点监测信息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29 12:57

  本文选题:乙型病毒性肝炎 + 监测试点 ; 参考:《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评价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监测点监测信息质量,为完善乙肝病例监测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部分山东省2013年8个乙肝病例监测点(县、市、区,下同)报告病例,计算关键信息报告完整率;通过电话回访和现场调查对监测报告的关键信息进行复核,计算信息一致率;比较复核前后急、慢性乙肝分类情况,评价报告信息质量对临床分类的影响。结果是否首次被诊断为乙肝、首次检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时间、肝炎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四项关键变量报告完整率分别为99.70%、78.71%、99.35%和86.16%,其中首次检出HBs Ag阳性时间和肝炎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完整率随时间逐渐升高,各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电话复核各关键变量的一致率分别为73.91%(187/253)、77.08%(195/253)、58.50%(148/253)、88.14%(223/253),现场复核各关键变量一致率分别为93.18%(41/44)、90.91%(40/44)、75%(33/44)和77.27%(34/44);电话复核前后急性和慢性乙肝分类一致率分别为54.54%(6/11)和96.49%(165/171),各型分类总体一致率为93.10%(216/232),总体一致性最佳(Kappa值=0.83);现场复核前后急性和慢性乙肝分类一致率分别为85.71%(6/7)和81.25%(26/32),各型分类总体一致率为84.09%(37/44),总体一致性显著(Kappa值=0.69)。结论山东省乙肝病例监测点部分监测信息质量有待提高,监测信息的真实性影响了急性乙肝的正确分类。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of hepatitis B ca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of hepatitis B cases. Methods eight hepatitis B surveillance points (county, city, district, the same below)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2013, and the complete rate of key informat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key information of the monitoring report was reviewed by telephone return visit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o calculate the rate of information consistency, to compa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before and after review,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quality o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hether or not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were first diagnosed,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positive tim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related to hepatitis were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mplete reporting rate of the four key variabl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was 99.70% and 86.16%,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time of HBs Ag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complete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related to hepatiti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ime.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quarters (P 0.01 / P 0.03); telephone review of key variables was 73.91 / 77.0875 / 77.0875 / 253.05 / 253.05 / 253.05 / 253.05 / 258.50 / 254 / 88 / 225 / 253respectively, and the consensus rate of key variables for field review was 93.1818414444.75 / 77.2734 / 44 / 44) and 77.2734 / 44 / 44, respectively; the classification rates of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before and after telephone review were 54.54 / 611 / 54.54 / 611 and 54.5440 / 44.75 / 44 / 44) and 77.2734 / 44 / 44, respectivel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key variables in the field review was 93. 1841% and 77.2734% 44 / 44, respectively, and 54.54% 611% and 77.2734% 44 / 44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telephone review of 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respectively. 96.499,165 / 171%, the overall consistency rate of each classification was 93.1010 / 216 / 232, the best overall consistency was 0.83%; the classification consistency rates of acute hepatitis B and chronic hepatitis B before and after field review were 85.71% and 81.25% 26 / 32,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consistency rate of each type of classification was 84.09% 3744%, and the overall consist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Kappa value (0.69%).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f hepatitis B ca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ffects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hepatitis B.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研究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学技术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预防新策略的研究(编号:2012ZX10002001)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11HD006)
【分类号】:R512.62;R18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忠杭;黄文龙;欧剑鸣;李宏;向建军;;2004-2007年福建省病毒性乙型肝炎重复报告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07期

2 崔富强;卢永;王富珍;陈园生;郑徽;张勇;龚晓红;韩丽丽;董红军;陈超;凌罗亚;张丽;刁琳琪;邵晓萍;方刚;高丽;梁晓峰;;中国2006年乙型肝炎报告病例构成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09期

3 冯艺;颜丙玉;张丽;纪峰;吕静静;刘甲野;宋立志;徐爱强;;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临床分类复核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景红;宣州、泾县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蔡华英;马鞍山市市区2000~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赵红,刘峰;蚌埠医学院新生HBsAg携带者的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4 吴金贵,冯青,邓国支,方大春,高峰,陈凯;风疹爆发应急接种的预防效果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5 陈生文;;太湖县一起菌痢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措施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6 杨积朋;张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蒋江徽;;2003~2008年歙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8 汪金生;汪丽莉;毛云霞;;安庆市市区居民2003~2008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郑振兴;李丽;刘天锡;吴惠忠;;宁夏碘缺乏重点地区居民碘盐食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孟琼;万崇华;罗家洪;汤学良;李云峰;寸英丽;代佑果;;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QLICP-ST的研制[J];癌症;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伍亚舟;易东;;基于疾病风险指数的重庆市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风险评估方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2 程茅伟;宋毅;易国勤;许四元;郭本元;;2002年湖北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立丰;;病媒生物防制长效管理机制的循证公共卫生决策[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海兵;沈洁;贾秋放;张钧;;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病单独和联合作用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康伦艳;钱德富;孙萍;;湖北航天医院2008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景权;谭又吉;潘美儿;严良斌;;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院伤害的定性研究[A];麻风误诊及其临床病例分析培训班暨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论文集[C];2010年

7 文华;文江;高路;杨浩杰;;西安地区某高校附属小学27例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8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A];2007-200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9 王艳红;吕筠;李立明;;流行病学研究[A];2009-201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10 林彬;阿斯木古丽;曾克芬;郭俊;孟炜;;克拉玛依市(矿区)1997~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霞;耐多药结核病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飞;乡镇尺度钉螺分布的高风险区域分析与Bayesian时空建模[D];复旦大学;2011年

3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雷翠萍;核与辐射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5 刘爱东;中国九省居民膳食模式及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1997-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张维璐;乙肝疫苗应答的母源性免疫传递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郭英君;人类染色体6q23-26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敏英;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郑文贵;农村居民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丽萍;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与αENaC和β_2-AR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估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娄清涛;河南省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趋势面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柴永宏;脑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5 王如德;山东省东平县食管癌高发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6 沈小春;梅州市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7 毕普民;安徽省皖南某山区城乡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及特征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纪艳;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及防治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邓晓倩;山东省济南市某医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生产力损失的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宁帆;增敏剂、促泌剂分别合适哪些2型糖尿病患者?[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孝连,张益兰;蚌埠市乙型肝炎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2003年01期

2 郑高,郑能雄,张宏,林艳,陈黄河;福州市1992-2000年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3 张宗祥;1957——2000年台州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4 王晓军,张荣珍,胡苑笙,梁晓峰;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J];疾病监测;2004年08期

5 单爱兰;吴伟慎;何海艳;;天津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跨年度重复报告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3期

6 周绍英;董红军;边国林;马瑞;史宏辉;胡丹标;顾永权;刘世科;;浙江省宁波市15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10年07期

7 王富珍;崔富强;卢永;陈园生;郑徽;梁晓峰;;中国8个省18个县(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年04期

8 崔富强;王富珍;郑徽;陈园生;龚晓红;王华庆;梁晓峰;;中国2005~2007年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年05期

9 亓文婷;张丽;徐爱强;孙建东;颜丙玉;纪峰;樊庆莹;杨赫;;1990-2007年山东省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卢永;崔富强;王晓军;龚晓红;董红军;胡苑笙;陈园生;梁晓峰;;中国八省市各级医疗机构确诊急性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旦;绍兴县1995~199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2000年07期

2 朱玉梅;刘会玲;高伟;;2008年上半年葫芦岛市死亡病例监测分析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08年12期

3 赖红连;邱睿;胡全斌;;龙岩市2006~2008年急性弛缓型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旅行医学科学;2009年02期

4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1期

5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2期

6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3期

7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4期

8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5期

9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1期

10 ;病例监测栏目介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林君芬;陈恩富;蔡剑;顾华;莫世华;丛黎明;;可疑病例监测在SARS防治中的敏感性评价[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赵春华;陈维华;周文峰;张春梅;席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4例报告[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本文编号:1820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820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