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本文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2年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刘亚芳
【摘要】:目的: 目前关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之间的相关性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之间有无相关性,为探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国外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Cochrance Collaboration database电子数据库,国内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4年至2012年,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得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若异质性Q检验示P0.05,表明纳入研究间的效应量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IV法进行合并分析,并可应用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利用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26篇相关文献,其中外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4篇,共纳入IBD患者2820例(UC患者1104例,CD患者1716例),IBD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9.3%,其中UC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0%,CD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22.4%。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6%。对纳入的有关HP感染与IBD相关性的2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提示IBD组和对照组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0.39,95%CI(0.33-0.47),即HP感染与IBD的发生呈负相关。对纳入的有关HP感染与UC的相关性文献18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UC组和对照组的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0.45,95%CI(0.36-0.57),即HP感染与UC的发生呈负相关。共纳入18篇有关HP感染与CD相关性的文献,分析后结果提示CD组和对照组的HP感染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0.34,95%Cl(0.27-0.44),即HP感染与CD的发生呈负相关。异质性检验提示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采用REM的IV(Inverse Variance)法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一步行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结果仍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结果稳定。漏斗图提示均存在发表性偏倚。 结论: IBD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与UC患者相比,CD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降低,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对IBD具有保护性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焕建;王启仪;刘颖;巩兰波;王群英;王继德;;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预防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2 李秀青;吴友山;潘丽娟;陶志强;;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J];现代医学;2010年06期
3 江勇;张志广;齐凤祥;卢向东;闻淑军;刘剑;;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07期
4 庞智;李美芬;皇甫照;周春立;沈必武;;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5期
5 何晋德,刘玉兰,叶辉,张娇;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状况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秀青;吴友山;潘丽娟;陶志强;;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J];现代医学;2010年06期
2 江勇;张志广;齐凤祥;卢向东;闻淑军;刘剑;;幽门螺杆菌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07期
3 江勇;吕宗舜;;幽门螺杆菌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7期
4 陈卓琳;林中;;幽门螺杆菌与下消化道疾病[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3期
5 丁元伟;陈德;刘影;刘卉;严志强;甘静娣;杨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肛门运动及直肠感觉功能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娜;四逆散、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散干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药效机制初步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先知;清胃理肠胶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林明武;清化湿热为主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4 张丹霞;克罗恩病52例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曹锴;克罗恩病与IL-32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焕建;王启仪;刘颖;巩兰波;王群英;王继德;;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预防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2 江勇;吕宗舜;;幽门螺杆菌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7期
3 郭海建,邓长生,夏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2期
4 白杨,张亚历,王继德,施里,张兆山,周殿元;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及活性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4期
5 何晋德,刘玉兰,叶辉,张娇;炎症性肠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状况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6 赵凝;郑家驹;庞智;吴艳;吴士良;;克罗恩病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临床联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9期
7 Silvio Danese;Claudio Fiocchi;;Etio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3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东来;陈卫;姚希贤;;利福昔明在消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13期
2 谭勇;施瑞华;赵福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的荟萃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18期
3 陈羽;吴礼浩;何兴祥;;中国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2期
4 汪玉兰;王运东;韩真;;以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荟萃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年05期
5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总目次[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06期
6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2010年第15卷总目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年06期
7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总目次[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6期
8 庞智;李美芬;皇甫照;周春立;沈必武;;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5期
9 王芳薇;姜春萌;曲波;段伟力;臧玉华;任立群;孙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伴发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近期疗效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10 G·N·JTytgat;;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飞;洛桑罗布;多吉;次旦平措;巴珠;;关于藏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带症病人的初步结果[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2 李丰;曾华松;陈佩瑜;;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内镜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霍立;刘海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组织病理学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4 于雅杰;欧映伟;;北京市部分机关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郭晓白;;三种临床常用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应用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6 刘文忠;;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3共识报告解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7 李丰;陈佩瑜;曾华松;;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周继红;向玉燕;;口腔炎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察与护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金珠;崔荣丽;林三仁;韩亚京;张颖;尚惠茹;;探讨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部不适的可能机制——胃小血管血栓形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10 曾会;谭庆华;周力;;贵州省546例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易感因素的研究[摘要][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陆为民;[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新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晓东;[N];新乡日报;2009年
3 ;[N];医药经济报;2000年
4 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 王润华;[N];光明日报;2001年
5 王英斌 编译;[N];健康报;2009年
6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白冬梅;[N];医药经济报;2000年
7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龚怡;[N];大众卫生报;2004年
9 万同己;[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10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艳;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PGRN表达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胡震;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TLR2在其脂多糖促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姚永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形成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姜海行;应用基因分型技术研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6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及其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孟春;内质网分子伴侣家族成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李攀;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通路中炎性因子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黄颖;双歧杆菌BB12治疗炎症性肠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陆友祝;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季节、性别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显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罗彩凤;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外膜蛋白HopX对胃粘膜细胞生长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5 王立刚;大连市海港集团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静;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丽莎;炎症性肠病858例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彭晓康;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雷敏;中国东部地区15年内炎症性肠病患者流行病学变化[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唐凯;208例炎症性肠病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9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