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HBsAg阴转或血清学
本文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医科大学》 2014年
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荟萃分析
陈思路
【摘要】: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抗病毒治疗在近年来已取得极大进展,大多数CHB患者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而获益。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消失甚至发生HBsAg血清学转换,此时接近临床治愈,代表HBV感染者的免疫控制,可以实现安全停药或停药后不复发[1-5]。目前认为,经过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后HBsAg阴转率仅为3%-11.7%[6,7],且HBsAg自发阴转率每年不足1.2%[8]。如何利用现有药物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其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第一线抗HBV药物包括干扰素(interferon, 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t)deanalogues, NAs),二者既可以单药治疗,,也可以联合治疗。目前对于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在药物经济学方面的评价尚存在争议[9,10]。本研究通过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 PEG-IFNα)和NAs联合疗法与PEG-IFNα单药疗法对比及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α和NAs联合或PEG-IFNα单药)与NAs单药疗法对比治疗CHB患者发生HBs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情况,探讨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对CHB患者HBs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的影响。 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orchrane图书馆及二次资源。检索词:聚乙二醇干扰素或PEG-IFNα、拉米夫定或LAM、阿德福韦酯或ADV、恩替卡韦或Entecavir、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或慢乙肝或Chronichepatitis B或CH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HBsAg。纳入标准: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阳性≥6个月);分别应用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α和NAs联合或PEG-IFNα单药)与PEG-IFNα单药疗法或者是NAs单药疗法治疗CHB患者。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 OR)和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作为评价PEG-IFNα和NAs联合疗法与PEG-IFNα单药疗法对比及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与NAs单药疗法对比发生HBsAg阴转或HBsAg血清学转换有无差异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5.0软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 FEM)和/或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model, REM))进行荟萃分析。共纳入7篇PEG-IFNα与LAM联合的研究,5篇PEG-IFNα与ADV联合的研究及3篇PEG-IFNα与ETV单药对比的研究。 结果:检索到的文献中共有15个研究满足纳入条件,共计2717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1PEG-IFNα和NA(sLAM/ADV)联合疗法的总体HBsAg阴转率(OR=1.20,95%CI (0.76-1.87), P=0.43)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OR=1.35,95%CI (0.77-2.36), P=0.30)与PEG-IFNα单药疗法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PEG-IFNα和LAM联合疗法与PEG-IFNα单药疗法比较两组间的HBsAg阴转率(7.0%vs.6.3%)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3.7%vs.3.5%)亦无显著差异(P0.05);与PEG-IFNα单药治疗组比较,PEG-IFNα和ADV联合疗法获得的HBsAg阴转率(7.3%vs.3.6%)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8.6%vs.0%)与单药治疗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 2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和NAs (LAM/ADV)联合或PEG-IFNα单药)获得的总体HBsAg阴转率高于NAs (LAM/ADV/ETV)单药疗法(5.9%vs.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和NAs(LAM/ADV)联合或PEG-IFNα单药)获得的总体HBs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NAs (LAM/ADV)单药疗法(2.8%vs.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EG-IFNα和LAM/ADV联合疗法在HBs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方面并不优于PEG-IFNα单药疗法; 2与NAs (LAM/ADV/ETV)单药疗法相比,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和NAs (LAM/ADV)联合或PEG-IFNα单药)在HBsAg阴转方面优于NAs单药疗法;PEG-IFNα为基础的疗法(peg-IFN和NAs (LAM/ADV联合)或PEG-IFNα单药)在HBsAg血清学转换方面也优于NAs(LAM/ADV)单药疗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文莉;陈小苹;陈学福;黄晶;陈仁;;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治疗ALT<2ULN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20期
2 吴志洪,熊平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丁蔚茅;;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2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22期
4 王铮;;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的生物学梯度与肝细胞肝癌的风险性相关[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Z1期
5 Hans L Tillmann;;Antiviral therapy and resistance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01期
6 陈海鸥;刘洪娟;胡小宣;;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于海滨;闾军;韩大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患者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03期
2 郭新会;金瑞;张世斌;徐斌;朱任平;张月宁;边新渠;;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应答不佳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分析[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3 刘晶晶;刘元元;刘永华;王峰;姜艳芳;;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不同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P基因RT区序列突变模式及耐药率的改变[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4 王宇;贾继东;;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几点思考[J];传染病信息;2009年04期
5 柳芳芳;苏海滨;王慧芬;胡瑾华;闫涛;王会;岳小敬;;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诱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0年03期
6 万谟彬;;核苷(酸)类似物妊娠安全性的认识和临床启示[J];传染病信息;2010年04期
7 杨才勇;刘胜昔;李奎;江自成;吴其安;李雪梅;;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传染病信息;2010年04期
8 叶志典;阮运河;莫思柏;罗贤鑫;;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年05期
9 李莉;孙海霞;李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新探索[J];广东医学;2012年09期
10 张骏飞;陈从新;;HBV基因多位点变异与肝衰竭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娜;吴斌;徐珽;唐尧;;苦参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吴斌;沈金芳;;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基于中国人群的Markov 队列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3 吴斌;沈金芳;;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基于中国人群的Markov队列分析(英文)[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顾晓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5 刘成海;;中西医结合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宇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停药问题[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宇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起点及其医患交流[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淑玲;;临床药师参与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药学监护[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何清;唐奇远;白冰;唐怡敏;唐尉;敖飞健;;肝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A];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2013年
10 李文思;陈璋璋;吕迁洲;;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围手术期患者炎症反应及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西柳;商陆抗病毒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夏芸;甘草类制剂和叶下珠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赵耀;HBV同时分型和定量新方法的建立及基因型对药物敏感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吕卉;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化策略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陈;HBV相关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其与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关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黄月华;乙肝病毒基因型和病毒变异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7 李磊;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检测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徐严;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与慢性乙肝疾病转归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飞;抗HBV药物的分子药效学评价模型以及减少HBV耐药的策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HBV核心区启动子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2 黄燕;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梁延秀;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达治疗终点停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郭稳稳;肝组织细胞内HBV cccDNA、HBV tDNA载量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关系的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韦淑婧;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效果的影响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骏飞;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肖春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α治疗无应答与肝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关系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赵余;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再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小亚;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HBV cccDNA定量、病理改变及临床影响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10 闪明海;HBVC1653T位点突变、A1762T/G1764A双位点突变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炽标,张复春,冼建中,曹阳,唐小平;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及ALT水平与干扰素应答关系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2期
2 张建傲,罗端德;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与临床[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4期
3 文维群,章廉,胡章勇,张明霞,肖红,钱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8表达水平[J];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4 李玲,顾长海,李欣,刘俊;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01年03期
5 李俊;赵鸿;斯崇文;张跃新;陈新月;王磊;唐小平;雷春亮;李雪迎;;阿德福韦酯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6期
6 尚佳,徐芸,张和平,翟亚萍;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其β链的检测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2期
7 隋礼丽,周福元,骆抗先;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对人白细胞抗原表达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2期
8 陶小红,沈鼎明,任红,张晓实,张大志,叶珈,古柏燕;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细胞癌生长因子激活作用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3期
9 周卫平,沈钦海,古柏燕,任红,张定凤;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肝细胞系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4期
10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雪峰,曲文才,李玉华,于德奎,荆惠,严冬;乙肝病毒感染者HBV标志物血清学转换追踪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5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景玲;自发乙型肝炎E抗原/抗体双阳性的患者特征和形成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思路;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荟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刘美三;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其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相关作者
>刘美三 >王景玲
>陈思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荟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9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