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20年文献的系统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20年文献的系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年
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20年文献的系统分析
秦耿
【摘要】:目的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是各种原因导致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缺血性结肠炎的患病率亦逐年增加,但目前我国有关缺血性结肠炎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多见,本研究拟通过检索近20年有关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尤其是病变部位及其累及情况,为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方法 检索1992-2012年20年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CNKI)、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会议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词包括“缺血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选择病例报道文献,并剔除重复报道文献、三级以下医院报道文献、资料不全文献,有效文献共64篇。分别统计患者人口统计学、症状、合并疾病、结肠镜下分型及结肠镜下病变部位。 结果 64篇文献总共报道2141例患者,其中其中男性863例,女性1278例,男:女为1:1.48。发病年龄范围24-92岁。平均发病年龄57.5-76.1岁,治疗后症状缓解平均时间3~10天。最常见临床表现:腹痛2000例(93.4%)、便血1852例(86.5%)、1045例腹泻(48.8%)、发热349例(15.9%)。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史892例(41.7%)、冠心病史618例(28.9%)、糖尿病343例(16.0%)、高脂血症312例(14.6%)、便秘256例(12.0%)、动脉硬化182例(8.5%)、脑梗塞病史157例(7.3%)、腹部手术史150例(7.0%)、有心律失常病史98例(4.6%)。结肠镜下分型:一过型1699例(79.4%)、狭窄型266例(12.4%)、坏疽型30例(1.4%)。结肠镜检查:1)单部位累及频率:共累及部位3267处,回盲部26例(0.8%),升结肠70例(2.1%),肝曲39例(1.2%),横结肠285例(8.7%),脾曲641(19.6%),降结肠1121例(34.3%),乙状结肠980例(30.1%),直肠105例(3.2%)。2)病变累及多寡:17例(1%)患者病变累及全结肠,1220例(57%)患者病变累及结直肠单个部位,904例(42%)患者病变多个部位,其中以累及左半结肠为主(74%)。 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逐年增多,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腹泻。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便秘、动脉硬化、脑梗塞病史及腹部手术史患者,其中以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便秘居多。结肠镜下分型以一过型为主,内镜下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降结肠乙状结肠脾曲横结肠直肠升结肠肝曲回盲部。进一步的研究应侧重于流行病学调查,早期诊断,与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及治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4.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凤华;徐长妍;高善玲;刘冰熔;迟宝荣;;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李振东;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姚宏昌;;缺血性肠病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J];天津医药;2008年04期
4 宋盛晗;张望德;苑超;李谈;原标;王克勤;邢彤;张扬;;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腔内介入治疗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14期
5 廖松林;缺血性肠病的病理学[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6 杨龙,吕有灵,吕鸣,张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4年01期
7 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徐维田;许桦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8年07期
8 杨雪松,吕愈敏,于长福,王长武;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和转归[J];中华消化杂志;2002年05期
9 Ramón A■ón;Marta Maia Boscá;Vicente Sanchiz;Joan Tosca;Pedro Almela;Cirilo Amorós;Adolfo Benages;;Factors predicting poor prognosis in ischemic col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30期
10 Maria I Stathaki;Ioannis E Koutroubakis;Sophia I Koukouraki;Elias A Kouroumalis;Nikolaos S Karkavitsas;;Is there a role for Tc-99m (V) DMSA scintigraphy in ischemic colit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勇;吕德超;汪迎作;;自发性结肠破裂15例临床诊治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陈晨;胡乃中;;77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4期
3 杨林英;邸雅南;彭德银;;缺血性结肠炎21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1年10期
4 闫国强;孙波;孙岩;陈丁;;老年终末期肾衰竭合并缺血性肠炎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2年05期
5 李培亮;仝麟龙;李红普;;42例缺血性肠病临床探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韩丽霞;沈淑萍;;缺血性肠炎57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袁勇;郭皓;张毅;甘平;周东;陈嘉勇;;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重庆医学;2011年24期
8 黄洋 ,冯彦 ,孙春亮;自发性结肠破裂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9 邱磊;谢沛标;廖健南;周爱华;钟育波;;结肠粪性穿孔的临床探讨(附9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年03期
10 张琦;杨向东;屈景辉;安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居海红;邓德昌;方晓明;沈文晓;;3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武利强;林圣云;胡致平;周郁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缺血性肠炎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3 张琦;杨向东;屈景辉;安辉;;肠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萃[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强金伟;急性肠缺血的多排螺旋CT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建辉;控制性再灌注对重度缺血下肢保护作用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郑兴锋;富氢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袁勇;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实验机制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建军;磁共振对小肠肠壁结构及肠壁缺血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孙倩;人参皂苷Rb1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刘文徽;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及肠道血管病变的CT影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其舟;肠系膜上动脉的64层螺旋CT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朱广伟;缺血性肠病34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黄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谷参肠安胶囊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仲华;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嬿;缺血性肠病35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陈凤媛;骨桥蛋白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龙宾;提高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认识[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董乐;TLR2mAb、TLR4mAb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干预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9 陈雪;缺血性肠病23例临床特点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振珍;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李选;;急性肠缺血的CT诊断[J];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2008年01期
2 饭田三雄 ,任常陵;缺血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2003年11期
3 伦待民;缺血性结肠炎及其治疗[J];实用内科杂志;1988年10期
4 王崇文;;缺血性肠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J];实用内科杂志;1991年10期
5 吕愈敏;;缺血性肠病的诊治[J];中国消化内镜;2008年06期
6 宋盛晗;张望德;苑超;李谈;原标;王克勤;邢彤;张扬;;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腔内介入治疗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14期
7 廖松林;缺血性肠病的病理学[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8 付海滨,李靖华,庄桂英,刘岩梅;紧急结肠镜诊断下消化道出血(附298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1996年02期
9 帅晓玮,谢鹏雁;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刊;2003年09期
10 傅卫,马朝来,张自顺,吕愈敏,杨雪松,张同琳;缺血性肠病73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林 ,李雪梅;缺血性结肠炎18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2年05期
2 熊毅敏,许桦林,王一鸣,郑国荣;缺血性结肠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1期
3 杜军;缺血性结肠炎46例的临床研究[J];日本医学介绍;2002年12期
4 张辉跃,游柳生;缺血性结肠炎2例[J];四川医学;2002年10期
5 李学军,石巧荣,刘军英;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2期
6 王晶桐,时晔,刘玉兰;缺血性结肠炎易患因素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7 张子其,陈孝,万军;缺血性结肠炎[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田景绘,薛彦萍;缺血性结肠炎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3期
9 刘海淑;缺血性结肠炎三例报告[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10 廖晓宏 ,周东兵 ,张明刚;缺血性结肠炎8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素芳;;缺血性结肠炎15例临床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史仁杰;;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晁冠群;范一宏;吕宾;;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居海红;邓德昌;方晓明;沈文晓;;3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薇;唐喜玉;肖茂林;许奎;查景园;何新英;;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贺军;吴汉平;董勤勇;;缺血性结肠炎26例诊治分析[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陈奕;;1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表现与临床特点分析[A];首届华东六省一市肛肠外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杨秀兰;史维;吴立平;农春燕;孙晓滨;袁德强;;72例缺血性结肠炎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9 晁冠群;范一宏;吕宾;;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邓德昌;方晓明;居海红;沈文晓;叶海飞;许敏欢;柯海兵;李娟;吕张叶;;阿司匹林对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A];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萃[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精 王爱军 韩作林;[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2 韩咏霞;[N];家庭医生报;2008年
3 曹祥;[N];北京科技报;2002年
4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英;[N];医药经济报;2000年
6 杨春;[N];中国老年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于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杨冬梅;[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9 许锦东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韦辰;[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长才;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2 秦耿;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20年文献的系统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董雪娟;大鼠缺血性结肠炎使用尿激酶溶栓后组织损伤的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张浩;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仲华;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6 唐超;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7 卢良骥;多层螺旋CT和CTA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探讨[D];浙江大学;2014年
8 杨柳;大鼠缺血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用PGE1、SF治疗效果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黄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谷参肠安胶囊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20年文献的系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0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