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张悦
【摘要】:背景: 全世界约有4亿人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长期HB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高病毒载量与肝脏疾病的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等抗HBV治疗。伴随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Analogues,NAs)的应用,应答不佳及相关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难题。替诺福韦酯(TenofovirDisoproxil Fumarate,TDF)因其强效、低耐药性,于2008年被FDA批准用于抗HBV治疗。但该药在我国批准上市临床应用时间较短,故针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应用TDF的疗效研究较少,而我国作为乙型肝炎大国,明确该药物对我国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尤为重要。 目的: 明确TDF治疗我国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应用TDF抗HBV治疗的50例CHB患者,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患者基线及TDF治疗第12、24、36、48周时HBV DNA定量、HBVDNA下降情况、HBV DNA不可检测率,观察终点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清除及转换率、HBsAg血清学清除及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运用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明确TDF治疗我国各类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1、各组患者接受TDF治疗后,HBV DNA水平均呈持续下降。对入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基线到12周下降幅度最大,为3.26(2.00,4.78)log10IU/mL;基线及治疗第12、24、36、48周HBV DNA水平分别为6.30(5.29,7.72)log10IU/mL、2.84(2.03,3.57)log10IU/mL、1.86(1.70,2.88)log10IU/mL、1.70(1.70,2.02)log10IU/mL、1.70(1.70,1.70)log10IU/mL,除36、48周之间HBV 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时间点HBV DNA水平两两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 2、初治组基线HBV DNA水平高于经治组(P0.05)、HBeAg(+)组高于HBeAg(-)组(P0.05),但TDF分别治疗48及36周起,,两组患者之间HBV DNA水平已无差异(P0.05)。发生HBV基因型耐药变异组和未发生耐药变异组、耐药变异类型为ADV耐药变异组和非ADV耐药变异组,基线及TDF治疗各个时间点,组间HBV DN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基线低病毒载量组及高病毒载量组在TDF治疗24周起,组间HBVDNA水平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 4、在TDF治疗48周时,初治组共17例(89.5%)转阴,经治组共23例(74.2%)转阴,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44)。经治失败患者中发生基因型耐药变异者共15例(75%)转阴,未发生基因型变异者共8例(72.7%)转阴,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基因型耐药变异者中,存在ADV变异者共4例(80%)转阴,非ADV耐药者共12例(80%)转阴,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者共13例(92.9%)转阴,HBeAg(+)者共31例(86.1%)转阴,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5、TDF治疗48周,病毒学突破率为0%; HBsAg血清学清除及转换率为0%;HBeAg血清学清除率为1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1.1%;ALT复常率为100%。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TDF单药治疗可快速、持久的抑制HBV DNA复制,TDF治疗CHB患者,ALT复常率高,可达到一定程度的HBeAg血清学清除及转换,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故对我国CHB患者来说,TDF可作为一项强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Yu Jin Kim;Dong Hyun Sinn;Geum-Youn Gwak;Moon Seok Choi;Kwang Cheol Koh;Seung Woon Paik;Byung Chul Yoo;Joon Hyeok Lee;;Tenofovir rescue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fter multiple treatment failur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47期
2 Dina Halegoua-De Marzio;Hie-Won Hann;;Then and now: The progress in hepatitis B treatment over the past 20 year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an-Juan Li;;13th Asia-Pacific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3年04期
2 Sheikh Mohammad Fazle Akbar;Mamun Al-Mahtab;Mohammad Helal Uddin;Md. Sakirul Islam Khan;;HBsAg, HBcAg, and combined HBsAg/HBcAg-based therapeutic vaccines i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3年04期
3 Tiffany CL Wong;James YY Fung;Chung Mau Lo;;Prevention of recurrent hepatitis B infe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3年05期
4 何小珊;朱辉超;朱文标;;慢性乙型肝炎产妇脐带血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8期
5 于乐成;何长伦;汪茂荣;;HBsAg定量与抗病毒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3年04期
6 常静霞;汪茂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耐药变异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5期
7 姚伟明;徐东平;;抗HBV药物靶位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3年06期
8 杨菁;刘妍;陈容娟;许智慧;陈丽;辛绍杰;刘新光;徐东平;;HBV反转录酶区rtA181S变异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性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3年06期
9 赖清谊;;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干扰素无应答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23期
10 ;Chinese Consensus on Combination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B[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春茗;;我院2008-2012年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用药情况分析[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2 潘启安;;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进展[A];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汪梦;汤雄;袁涛;;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影响[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龙涛;徐龙;徐贞秋;付军;;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5 胡朝英;;Pharmacokinetics and tolerability of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A];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B、C型HBV核心蛋白细胞毒T细胞表位筛选以及功能意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于风雪;白细胞介素28、P21活化激酶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关联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孙平;HBV/HCV相关肝细胞癌根治后抗病毒治疗[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何登明;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表型的免疫因子表达模式及免疫遗传特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张婷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建栋;NDRG2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吴娟;HBV前C基因W28STOP突变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平;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A181T/V变异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许舸;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Pre-S区基因突变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殷建华;乙肝病毒变异和抗病毒治疗在肝细胞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侠;甘肃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2 于伟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特征对核苷(酸)类似物疗效的预测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杨文渊;13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长仔;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后辅助干扰素治疗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仕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综合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罗秀;六月青多糖及其皂苷对鸭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吕庆杰;重组质粒pEGFP-GPC3的构建及其抗小鼠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李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复制与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性的初步探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9 张楠;阿德福韦酯致低磷性骨软化症6例分析并文献综述[D];郑州大学;2013年
10 尚丹鹤;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Hee Bok Chae;Hie-Won Hann;;Baseline HBV DNA lev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virologic breakthrough in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with lamivudin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3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洪凤,阴其玲,苏翠丽,李蕊,周长来;护理行为与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影响的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5期
2 孙丰霞,于爱东,王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1年06期
3 马洪波,郎振为,金荣华,黄春,金瑞;20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与临床(摘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张月铭,刘长凯,牛龙喜,臧秀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性乙型肝炎36例[J];山西临床医药;2001年04期
5 李振玉,丁治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09期
6 徐克成,吴建文;慢性乙型肝炎的联合治疗[J];胃肠病学;2001年02期
7 朱精田,赵吉香,乔志平;松之泰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24期
8 宋相英,陈香凌;步行锻炼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1期
9 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5期
10 张若冬 ,刘泰义 ,范永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J];右江医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晓玲;吴黎明;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吴树铎;赵朋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萨尔娜;阿拉腾图雅;布音毕力格;额尔登其其格;那生巴图;;蒙药额力根Ⅱ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光华;赵晓燕;张帆;;27例父传子(女)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资料分析[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瑞芳;杜国安;;合理饮食与休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5 刘莉;;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吴国庆;吴其恺;程井军;张红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疗效观察[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兴明;黄源波;肖声濂;;复方双虎清治疗乙型肝炎40例观察[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8 陈葵;杨高中;汤雄;;五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9 朱鸿;陈洁;范存琳;张韬;谷娅楠;;罕见乙型肝炎标记物模式3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李晓良;张云城;;慢性乙型肝炎与自身免疫[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胡义扬;[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2 宋欣荣;[N];科技日报;2007年
3 解放军458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刘树人;[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N];保健时报;2005年
5 陈黎明;[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郑灵巧;[N];健康报;2008年
7 ;[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蔺林天;[N];民族医药报;2005年
9 翻译 奇妙;[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赵宇亮;[N];焦作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2 王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氧化损伤和免疫调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3 杨富;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吴刚;1.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高效复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张晓刚;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其隐证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吴龙仁;Ⅰ型超敏反应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06年
7 尹志农;乙型肝炎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立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趋势及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郭明星;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慢性乙型肝炎证治规律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赵婷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和外周血HBV特异性CTL表型和功能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福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心理状况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2 刘崇富;白细胞介素-10及12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3 丁宁;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临床表达特点及其受体分子特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罗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5 杨玥;我院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调整原因及疗效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侯亚红;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胡敏鹂;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及其对肝脏炎症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单晓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程度与黑素瘤缺乏因子2表达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郭红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血清HBsAg水平发生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何显;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和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0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