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s表达谱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6-12-19 10:22

  本文关键词: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s表达谱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13年

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s表达谱的变化

马文文  

【摘要】:研究背景: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大小约为22nt的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动物体内大多数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是在RNA聚合酶II,核糖核酸内切酶III Drosha及Dicer的作用下产生的。miRNA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据推测动物体内大约1%--5%基因编码miRNA,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miRNA。组织细胞内外的miRNA表达图谱是不一样的,miRNA可选择性地从组织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这种选择性机制及外周血miRNA的稳定性有利于miRNA成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2008年Lawrie等在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时,在病人血清中首先检测出miR-21[1].Li等首次将血清中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对HBV感染及HBV阳性的肝细胞癌(HCC)作出诊断。在他们研究中发现miR-375、miR-92a是HBV感染特有的,而miR-25、miR-375、let-7f可作为HBV阳性的肝细胞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且miR-375的特异性为96%,敏感度为100%[2]。陈[3]等人在研究中发现,HBV携带者与重型肝炎患者PBMC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共有17个,其中hsa-miRNA-1246等5个表达上调, hsa-miRNA-223,hsa-miRNA-547-3p,hsa-miRNA-150等12个miRNA表达下调,对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RNA初步分析,发现其中2个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在12个低表达的miRNA中,miRNA-150和miRNA-223可能与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炎症活动有关。其中miRNA-150主要参与调控B淋巴细胞的成熟,还通过调节Th1与Th2细胞的分化参与机体炎症反应[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在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发生明显改变的miRNAs,从中寻找与肝衰竭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纤维介素(fibrinnogen like protein2,fgl2),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TNFR1),死亡受体CD95/死亡受体CD95配体(Fas/FasL),干扰素-γ (interferon-gamma,INF-γ)、干扰素-γ诱生蛋白-10(INF-γ inducible protein-10,CXCL10)、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相互作用miRNAs,探求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分别收集了20例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和慢乙肝轻度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miRNA microarray芯片,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s表达谱系的变化,寻找表达水平显著改变(上调或下调超过2倍)的miRNA。同时又借助生物信息学靶标预测软件(TargetScan),找到与肝衰竭发生发展相关分子(hfgl2,Fas/FasL、TNF/TNFR1、IFN γ、CXCL10、TLR4)相互作用miRNAs,对基因芯片的结果进行初筛。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芯片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采用了GeneCopoeia公司的All-in-One miRNAqRT-PCR Detection Kit对初筛的4种microRNA分子表达情况进一步验证,U48是一种在各种细胞中表达较为稳定的RNA,,在本实验中作为内参对照使用,所得的数据采用2ΔΔCT方法进行计算,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结果:通过基因芯片并借助miRNA靶标预测软件(TargetScan),分析发现在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混合单个核细胞中明显下调的microRNA有16个,其中,microRNA-181c、microRNA-30e、microRNA-1826、microRNA-107可能对肝衰竭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fgl2,Fas/FasL、TNF/TNFR1、IFN γ、CXCL10、TLR4起作用。在进一步验证中,我们发现microRNA-181c在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混合PBMC中明显下调。 结论: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相比,Hsa-microRNA-181c在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PBMC中表达明显下调,并可能调控IFN γ、TNF、FasL的表达,可能与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为HBV感染机制的阐明,以及HBV所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振平;吉英杰;蔡少平;张海燕;高峰;罗生强;张文瑾;;2073例老年肝病病因和预后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8年02期

2 邹正升;孙颖;陈菊梅;;肝衰竭的预后模型或标准[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年05期

3 温旺荣;李莉;陈文景;;MicroRNA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1期

4 ;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丽娜;丁玮玮;李素文;许建明;苏菲;;105例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年04期

2 沈强;唐琰;李磊;;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3 韩莹;孙琳;李鹏;刘晖;丁惠国;;外周血及肝组织T细胞亚群、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转归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北京医学;2010年09期

4 高旭东;樊艳华;;33例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与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12期

5 侯维;李晖;刘雪梅;李宁;孟庆华;;微生物酵素对慢性肝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J];北京医学;2011年06期

6 侯维;孟庆华;;肝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干预措施[J];北京医学;2012年03期

7 周双男;张宁;王立福;杨慧银;李筠;;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1年08期

8 王娟;魏晴;田兆嵩;;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10期

9 彭晓明;王煜;刘娅;;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1年03期

10 茹清静;叶卫江;杨丹红;郑临;崔景;章亮;施维群;徐珊;;肝衰竭患者胃气定量评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飞源;金剑;;F_(T3)F_(T4)作为重型肝炎及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欧书强;聂晓洁;邱自辉;陈虎;贺建萍;黎学翔;黄水根;赖道权;;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治疗47例重型肝病的疗效研究及预后判断初探[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3 徐贞秋;徐龙;幸泽斌;龙涛;徐济民;;血清前白蛋白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4 段钟平;;重型肝炎及肝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和展望[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于颖彦;计骏;姜山;李宏为;周霞秋;;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肝脏干细胞活化关系[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李海;唐克诚;李谦;刘国旺;卢诚震;冯洪玲;袁桂玉;;45例急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与治疗[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唐克诚;李海;李谦;刘国旺;冯洪玲;袁桂玉;;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及预后影响回顾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李晨;王慧芬;林芳;苏海滨;赵鸿;李雷;牟劲松;闫涛;;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谭善忠;徐乾;杨觉民;杜建霞;谢碧红;肖倩;;足三里穴位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肝衰竭早期疗效分析[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闫涛;王慧芬;李克;;肝衰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瑾华;核苷类似物治疗早中期HBV-ACLF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姜雪强;脂氧素对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维娜;乙型肝炎病毒编码蛋白对宿主炎性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丽凤;应用DNA pooling发现GRIN2A基因多态性影响中国汉族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章保新;五加苷元对D-GaIN/LPS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陈辉;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G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鲁文;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1年

9 刘陈;HBV相关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其与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关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里进;HLA-DP多态性与中国南北汉族人群HBV相关性肝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希;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周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候积分与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谭俊;吲哚氰绿清除试验(ICGR_(15))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衰竭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郭永征;经ALSS治疗的乙肝肝衰竭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文媛;慢病毒载体介导hTERT对肝细胞生物学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李烨;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PDGF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1年

7 陈婧;p38在急性肝衰竭小鼠及HBV-ACLF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沈云;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特征分析及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荟萃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强;79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旗;何湘君;潘秀英;;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法实时定量检测microRNA[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年04期

3 李梦东,聂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年01期

4 张锁才 ,翟德芳 ,谈维安 ,张晓霞;461例老年肝炎临床特点[J];海南医学;2003年11期

5 郭砚梅,刘锦屏,陈利;老年人重型肝炎38例临床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年03期

6 姜杰;;老年急性肝炎病原分析和临床特点[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年02期

7 李莉;温旺荣;朱晴晖;;微小RNA及其表达水平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9年04期

8 靳雪源,张玲霞,赵红,楼敏,谢建芳;老年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附79例病历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4期

9 高洪波,许敏,胡肖兵,李粤平,童裕维;SOFA评分对重型肝炎合并MODS的预后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0期

10 许家璋;重型肝炎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的进展[J];江苏医药;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慎原;急性肝衰竭病人细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附50例病人分析[J];临床荟萃;1991年02期

2 岳丽霞;;Gomisin A对诱发的急性肝衰竭的预防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04期

3 龚常勇;急性肝衰竭的新定义[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4年01期

4 李国岗;;美国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推荐意见介绍[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21期

5 陈英杰;张来;;头孢拉定致急性肝衰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年05期

6 王永怡;张玲霞;;原位肝移植救治成人暴发性及亚急性肝衰竭[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8年02期

7 王英杰,王宇明,李梦东,聂青和,陈国致,黄艳萍;体外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对急性肝衰竭犬的支持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8 廖丹!200025,谢青!200025,周霞秋!200025,臧国庆!200025,钱书兵,陈诗书;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移植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肝脏;2000年02期

9 吴其恺,杨大国,张炳尧,何清,乐晓华;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对大鼠急性肝衰竭的防护作用(摘要)[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S1期

10 吕艺;单独使用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cDNA能使急性肝衰竭小鼠存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茹清静;;略论“胃气”评估与慢性肝衰竭的防治[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许烂漫;陈永平;王晓东;黄瑜;高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永平;许烂漫;王晓东;黄瑜;高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肝衰竭诊疗指南[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陈菊梅;;“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及临床体会[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茹清静;;略论“胃气”评估与慢性肝衰竭的防治[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邹勇;陈韬;韩梅芳;王洪武;严伟民;宋戈;武泽光;王晓晶;朱传龙;罗小平;宁琴;;肝脏NK细胞在病毒诱导的急性肝衰竭中通过 Fas/FasL和NKG2D/NKG2DL途径增强对肝细胞的杀伤[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磊;谷甸娜;郑毅;卢洁;张晓华;郑明华;陈永平;;乌司他丁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Bad、Bax蛋白表达的影响[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杜宁;庄永龙;胡瑾华;刘晓燕;岳小敬;王会;崔志飞;周渝霞;郝玉清;王慧芬;;慢性肝衰竭临床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初探[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畔;杨荣兰;;血浆置换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红;[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教授 罗学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王丽;[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段钟平;[N];健康报;2007年

5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陈钟;[N];健康报;2007年

6 黄显斌 何巍;[N];健康报;2009年

7 驻京记者 李瑶;[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刘慧;[N];保健时报;2007年

9 庄庆平;[N];健康报;2006年

10 李艳新 任文静;[N];哈尔滨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涛;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刘慧敏;解毒凉血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郝绍瑞;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预后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陈文;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表观遗传学变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吴会玲;慢加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对清道夫受体CD163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航娣;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相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突变位点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庆虹;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疗系统与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9 南雪平;抗HBV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石英;角蛋白18及其磷酸化在HBV感染慢性肝病及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文;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s表达谱的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和动态变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孙蔚;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共刺激分子、IFN-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4 汪秀梅;小剂量强的松龙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临床作用探讨[D];郑州大学;2012年

5 朱冰;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及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6 顾静;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3年

7 樊翠翠;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梁洁;重庆地区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海鸣;甲状腺激素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s表达谱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1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