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肠易激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干预

发布时间:2019-05-28 10:10
【摘要】: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类型的微生态制剂能够对肠易激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文章总结了肠道菌群调节在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并提出肠道菌群干预应遵循"先破后立"的原则。
[Abstract]:Intestinal flo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bod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various types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 can play a therapeutic role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of intestinal flora regula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ums up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at intestinal flora intervent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breaking first and then standing up".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
【分类号】:R5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2 周连鸿;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J];胃肠病学;2002年01期

3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9期

4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5 梁志和,徐力;50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6 肖福堂,程继华,王满华,李青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7 张若冬,王敏,魏婷婷;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8 张玉斗,袁霞;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王艳卿,李彦杰,李利安;精神疗法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1期

10 ;肠易激综合征[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娟;王垂杰;;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郑舜华;胥小芳;张正利;;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述评[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亚萍;王化虹;;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张连枢;;肠易激综合征[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袁兵;;2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泳;李瑜元;聂玉强;沙卫红;;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循证临床证据[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8 薛萍;程天江;;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刘小彦;杨建中;李培凯;侯瑜;苏萍;王敏;王嫱;;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心理与家庭因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支晨阳;周建华;;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春苓;肠易激综合征不可小视[N];消费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N];沈阳日报;2010年

3 ;肠易激综合征能治吗?[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红岩;情绪变化大易患“肠易激综合征”[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牛超群邋译;药物可一线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朱旭东;患肠易激综合征勿服抗生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璐;“两个结合”消除肠易激综合征[N];保健时报;2009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赵保民 (副教授);肠易激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9年

9 冯立中 刘秋华;临考紧张易患肠易激综合征[N];健康报;2009年

10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尚占民;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误区多[N];保健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衍群;乳糖、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余颖聪;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分析及诊治新体系的构想[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亮;肠易激综合征在护士和医学生群体以及腹泻型中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龙艳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免疫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邢周雄;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神经质人格的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崇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过敏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文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anti-Hu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刘俊康;肠易激综合征CGC致病和AWA治疗的二步效应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王利华;肠道感染、精神因素、应激与肠易激综合征[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陈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粘膜脑肠肽与肥大细胞变化及其Th1/Th2漂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丽;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李旭红;太原市医护人员肠易激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季梦辰;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周德平;肠易激综合征心理社会的综合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田建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昆明医学院;2006年

6 刘小彦;肠易激综合征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7 牛庆慧;青岛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调查及其发病机制探讨[D];青岛大学;2009年

8 张甜;肠易激综合征与个性特征、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鸣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马玉涛;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6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486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