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反流性食道炎与体重指数等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2 15:32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反流性食道炎(RE)相关性,性别,民族差异与RE患病相关性。RE的危险因素等,分析BMI在RE发生中的作用,并为实际工作中预防并诊断治疗R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本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353例,进行胃镜诊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出体重指数,测定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询问吸烟饮酒史。结果:①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RE严重程度与BMI的分级阶梯具有显著相关性(χ2=49.581,P=0.001)。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中B级及以上RE所占比例也随BMI增加而升高(7.8%、45.3%、47.1%);②吸烟(OR=1.838,P=0.035),年龄(OR=2.425,P=0.001),血压(OR=2.529,P=0.028)及肥胖(OR=5.065,P=0.007)四个因素为RE危险因素。结论:①BMI的升高增加患RE的风险及患病后的严重程度。②吸烟,年龄(每增加15岁),血压高,及肥胖增加RE风险,分别增加RE风险1.838,2.425,2.529,5.065倍。③男女患者,不同民族患RE几率无差异,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RE风险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征,宋岩琳,陈东风;高原地区反流性食管炎186例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年01期

2 桃桢,李善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的最新动向[J];日本医学介绍;2001年03期

3 孙红梅,王颖,袁淑青;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5期

4 高宝凤,高振升;内镜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年04期

5 何子祥;反流性食管炎漏诊误诊3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3期

6 陈南;反流性食管炎14例误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7 雷继敏,彭海军,严炳存;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心绞痛30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8 寇录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年01期

9 谢勇;周小江;吕农华;黄德强;陈江;黄缘;王崇文;祝金泉;张昆和;;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炎症损伤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10期

10 张志贤 ,李永红 ,易法珍;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26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贺俊萍;;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的中西医治疗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米庆海;;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4 邹宁;刘玉兰;;反流性食管炎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特点[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春凤;;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丽华;;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巩曼华;;反流性食管炎1例误诊分析[A];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郑松柏;项平;徐富星;欧平安;;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1119例分析[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任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98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昌k(;反流性食管炎瞄上年轻人[N];健康报;2007年

2 仇明 上海长征医院普外三科医生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内镜腹腔镜学组副组长 张伟 上海长征医院普外三科医生;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久治不愈该怎么办?[N];文汇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蕴;反流性食管炎探因[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4 伏新顺;反流性食管炎的自我康复[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罗达仁;反流性食管炎防治有6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北京朝阳医院西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张继舜;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之策[N];保健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赵晴晴;反流性食管炎咋治?[N];健康时报;2004年

8 贾九玉;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自我保健[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陈敬 龚晓明;治反流性食管炎效优价廉[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王磊;远离反流性食管炎[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厂;和降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及相关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赵威;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对反流性食管炎维持治疗疗效研究及机制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3 叶佳文;加减柴芍六君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师宁;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李飞跃;反流性食管炎粘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及桥粒连接蛋白表达方式的改变及与IL-6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张林;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奥美拉唑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卷;反流性食管炎证素研究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李军;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固体排空状况评估和心理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逯越;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特征及遗传易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4 苟丽;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5 许田英;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6 唐森海;食管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余利华;单兆伟教授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临证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周明霞;孙志广教授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禹承伶;金小晶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总结[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欣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近15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临床期刊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5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35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