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谷氨酰胺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9-10-28 11:05
【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对照;Gln组:DSS诱导结肠炎(4%DSS,7 d)+Gln治疗(1.5 g/kg,4周);DSS组:DSS诱导结肠炎。4周后处死小鼠评估结肠炎症、疾病活动度、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炎症因子及NF-κb(p65)信号通路。结果:Gln显著降低了DSS模型小鼠的结肠炎症、疾病活动度及上皮细胞凋亡。Gln抑制了肠黏膜NF-κb(p65)信号通路。结论:Gln治疗可减轻肠道炎症,降低肠上皮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通过抑制肠黏膜NF-κB(p65)信号通路。
【图文】:

小鼠,肠黏膜,统计学意义,肠上皮细胞


缡?方法参照文献[6],依据说明书提取细胞核和细胞浆蛋白,采用Bradford法定量蛋白,按1∶4比例加入5×loading沸水中煮10min,变性,按每孔加入35微克蛋白,电泳、转膜后封闭1h,加入p65、IKK、I-κB、H3或β-actin(1∶1000,Abcam公司)一抗稀释液,4℃摇床12h,加入二抗后,洗膜,滴加ECL显影液,采用ImageJ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Gln对DSS小鼠结肠炎症程度及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如图1A所示,经7dDSS诱导成功建立了结肠炎模型,Control组无明显炎症,Gln组经4周Gln治疗结肠炎症显著减轻。结肠炎症评分显示(图1B):Gln组小鼠结肠炎症评分高于Control组,但显著低于DS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疾病活动度评估显示(图1C):Gln组小鼠DAI评分高于Control组,但显著低于DSS组,图1结肠炎症及疾病活动度Fig.1ColoninflammationanddiseaseactivityNote:Magnification:200times;thedataareexpressedasthex±s,*.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Gln对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如图2所示,DSS模型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Gln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却低于DSS组(P<0.05)。2.3Gln对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影响如图3所示Gln治疗后,小鼠肠黏膜TNF-α低于DSS组(P<0.05),与Control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小鼠肠黏膜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Gln组小鼠肠黏膜IL-1β及IL-6高于Control组,却低于D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Gln对小鼠肠黏膜NF-κB(p65)的影响如图4所示DSS组小鼠肠黏膜p65及p

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小鼠


经7dDSS诱导成功建立了结肠炎模型,Control组无明显炎症,Gln组经4周Gln治疗结肠炎症显著减轻。结肠炎症评分显示(图1B):Gln组小鼠结肠炎症评分高于Control组,但显著低于DS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疾病活动度评估显示(图1C):Gln组小鼠DAI评分高于Control组,但显著低于DSS组,图1结肠炎症及疾病活动度Fig.1ColoninflammationanddiseaseactivityNote:Magnification:200times;thedataareexpressedasthex±s,*.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Gln对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如图2所示,DSS模型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Gln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却低于DSS组(P<0.05)。2.3Gln对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影响如图3所示Gln治疗后,,小鼠肠黏膜TNF-α低于DSS组(P<0.05),与Control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小鼠肠黏膜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Gln组小鼠肠黏膜IL-1β及IL-6高于Control组,却低于D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Gln对小鼠肠黏膜NF-κB(p65)的影响如图4所示DSS组小鼠肠黏膜p65及p-p65表达均显著图2肠上皮细胞凋亡Fig.2IntestinalepithelialcellapoptosisNote:Magnification.200times;Thedataareexpressedasthex±s,*.P<0.05.图3Gln对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影响Fig.3ImpactofGlnonintestinalmucosainflammat-ionfactorsNote:Thedataareexpressedasthex±s.*.P<0.05.·964·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31卷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急诊外科;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普外科;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分类号】:R574.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海峰;丁选胜;;制剂辅料对注射用葛根素溶血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年11期

2 付学军;黄巧英;徐铅辉;邹良玉;张睿;褚晓凡;;持续脑缺血后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3 Feng Zhou;Liang Wang;Panpan Liu;Weiwei Hu;Xiangdong Zhu;Hong Shen;Yuanyuan Yao;;Puerarin protects brain tissu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23期

4 朱敏侠;刘晓丽;戎浩;李杨;李捷;贺学;盛业萌;;七十味珍珠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凋亡作用[J];天津医药;2015年02期

5 冯乐霄;陈涛;刘文博;田士来;陈晓燕;费舟;;Homer1a基因敲除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9期

6 李文平;石京山;陈修平;;葛根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年15期

7 Chen-Zhang Shi;Hong-Qi Chen;Yong Liang;Yang Xia;Yong-Zhi Yang;Jun Yang;Jun-Dong Zhang;Shu-Hai Wang;Jing Liu;Huan-Long Qin;;Combined probiotic bacteria promot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in interleukin-10-gene-deficient mic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16期

8 唐文斌;屠蕊沁;;葛根素抗凋亡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年11期

9 黄雄峰;汪建民;;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04期

10 周雪;贺智勇;薛雨晨;朱娅芳;朱瑞;沈祥春;陶玲;;葛根素缓释微球的高分子材料考察及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德清;乙酰葛根素纳米制剂的脑靶向性及其基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抗炎机制[D];山东大学;2014年

2 石忱长;微小RNA-21调控肠道屏障功能及炎症相关性结肠癌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莉;千草脑脉通合剂的药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欧;李昌平;罗彬;冯琦;马春华;冯凯祥;;姜黄素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07期

2 庞定国;王国钦;唐云安;董奇男;刘颖飞;;DSS消毒剂的毒性研究[J];华西预防医学;1991年01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大为;王刚;张婷;宋倩;;卫星导航定位系统DSS体制干扰影响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2 王林;周宁;;从对话参与者观点认识DSS及其界面[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王林;刘明业;吴沧浦;;用不同的观点看DSS及其人机界面[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段文静;基于组件技术的银行DSS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4年

2 张冲;基于DSS的阜新新砼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李W毲

本文编号:2553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53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