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心得安对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Tei指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1 07:49
【摘要】: 目的:本研究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计算肝硬化患者使用心得安治疗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Tei指数的变化,并与正常人作对照,旨在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Tei指数等指标变化及其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互关系,并且探讨使用心得安(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的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了解心得安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改善有无有益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心得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心得安治疗)4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5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保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得安治疗。所有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晨起空腹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比值Qsv/Qpv等)及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缩分数LVFS、E峰速率/A峰速率比值EV/AV、Tei指数等),1个月后再次测量肝硬化对照组和肝硬化治疗组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指标。 结果:1.肝硬化组的Dpv、Dsv、Qsv、Qsv/Qpv均高于健康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并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顺序,其值不断增大。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均低于健康人组,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顺序而递减。肝硬化A级组、B级组Qpv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肝功能C级组Qpv与B级组Qpv比较却下降(P0.01),并且低于健康志愿者组。 2.肝硬化患者左房内径(LA)、右房内径(RA)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室内径(LV)、右室内径(RV)变化不明显(P0.05)。肝硬化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20.70±2.5mm)与健康对照组(17.91±1.9mm)相比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肝功能A级组左室EV、AV、EV/AV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肝功能B级、C级组左室EV下降,AV显著增加(P0.01),EV/AV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1)。Child A级组LVEF、LVFS、左室每搏射血量(LVSV)与健康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hild B级组LVEF、LVFS、LVSV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ild C级组患者LVEF、LVFS、LVSV增加不明显,与肝功能Child B级相比反而有所下降(P0.05)。 4.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 B级、Child C级)患者组左室Tei指数及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IRT/E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等容收缩时间/射血时间(ICT/ET)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患者组右室Tei指数、IRT/ET及ICT/E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5.肝硬化治疗组患者接受心得安治疗后LVEF、FS、LVSV、Dpv、Qpv、Dsv、Vsv、Qsv、Qsv/Qpv较肝硬化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硬化治疗组EV/AV、左室Tei指数、IRT/ET较肝硬化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6. A级组和B级组心得安治疗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左室Tei指数等各项指标均较心得安治疗前明显好转。C级组患者Qpv、Qsv、V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C级组患者Dpv、Dsv、Qsv/Qpv、LVEF、FS、EV/AV、Tei指数等指标心得安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7.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组Qpv与EV、EV/AV、Tei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Dpv与EV/AV(r=-0.46, P0.01),与左室Tei指数(r=0.361, P0.05)相关。Vpv与EV/AV(r=0.517, P0.01)、左室Tei指数、IRT/ET相关(r分别为-0.333和-0.323,P0.05)。Qsv与EV、EV/AV(r分别为-0.31和-0.34,P0.05)、左室Tei指数和IRT/ET相关(r分别为0.35和0.32,P0.05); Qsv/Qpv与EV、EV/AV(r分别为-0.401和-0.46,P0.01)以及与左室Tei指数、IRT/ET相关(r分别为0.427和0.39, P0.05)。左室Tei指数与左室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 -0.659, P0.01),左室IRT/ET与左室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 -0.619, P0.01)。 结论:1.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并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加剧。肝硬化患者存在心脏结构改变(LA、RA增大,LV增厚);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心整体功能障碍,并以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有关。 2.肝硬化患者Qsv/Qpv比值增加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改变。 3.心得安治疗对肝功能Child A级和B级肝硬化可以较好改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和左室整体心脏功能,而对Child C级肝硬化患者无明显疗效。 4. 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可以准确反映晚期肝硬化心脏功能的改变,是诊断肝硬化性心肌病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肝硬化患者吃鱼须谨慎[J];肝博士;2011年04期

2 王静;王莉;;肝硬化与血清一氧化氮关系的分析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3 白艳丽;金建军;张瑜;郑玉峰;;肝硬化患者血IL-1β、TNF-α及尿crosslaps水平与骨密度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4 呼斯楞;杭斯日古冷;;肝硬化的蒙医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4期

5 姜贻兴;;肝硬化临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6 钟振洲;黎昌茂;刘向红;;肝硬化并发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25例诊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4期

7 周汝科;;肝硬化患者血清内皮素和单胺氧化酶变化的临床意义[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8 白宏宇;叶剑飞;赵国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硬化患者转氨酶的变化[J];天津医药;2011年08期

9 王征;张世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急剧下降病因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8期

10 李秀芹;黄修振;李青;刘明刚;唐明会;;肝硬化患者血常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红;张百宁;;肝硬化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范春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连娟;薛伟力;周显礼;;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患者肾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象霖;魏世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肝硬化疗效分析[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燕;柳丽平;白文元;;彩超对肝硬化不同时期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谭有娟;;对肝硬化患者实行饮食教育方法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惠聪;;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中的疏导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琦;时高峰;刘响;齐晓辉;;双源CT对比剂优化技术在肝硬化门静脉成像中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郑雪玲;赵英恒;李瑜元;;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另一可能机制初探[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孙晓枫;;肝硬化患者的心肌病研究[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斌;肝硬化患者防便秘[N];大众卫生报;2002年

2 祝君逸;肝硬化患者要防感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3 市中医院 曾耀明;肝硬化患者 小心门脉高压性胃病[N];温州日报;2005年

4 陈黎明;肝硬化[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刘宇;肝硬化患者慎用质子泵抑制剂[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孟怀东;肝硬化患者 谨防并发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广西 寿南山;治肝硬化中药方[N];大众卫生报;2007年

8 毛远丽;肝纤维化指标不正常≠肝硬化[N];健康报;2006年

9 朱辉;肝硬化自我康护五要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10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 刘士敬;给肝硬化患者提个醒[N];健康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邬海博;肝硬化患者颅脑MRI与~1H-MRS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张廷坚;肝硬化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栗华;TGFβ1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裕杲;116例肝硬化病例回顾及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大鼠AQP8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陆力坚;慢性肝病及其肝功能储备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杨清;激活素A在酒精性肝硬化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杨;MR血管成像及血流分析技术对纤维化肝脏血管的形态与血流动力学评价[D];山东大学;2010年

9 范宝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武希润;纤溶酶原活化系统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敏;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硬化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君;心得安对肝硬化患者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Tei指数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3 孟辉强;肝硬化肺动脉高压的MSCT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蓥鑫;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前血清钠水平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期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亓文婷;山东省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晓花;明胶海绵颗粒与PVA颗粒治疗肝硬化脾亢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亓文骞;脾动脉栓塞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其在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郝凯;64排螺旋CT增强及灌注扫描在肝硬化、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钟宏福;液质联用技术在糖耐量受损和肝硬化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婷;吲哚菁绿排泄试验在肝病评估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3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93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