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 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7亿人感染了HCV,我国的感染率约为3%。HCV感染容易慢性化,慢性丙型肝炎约有20%-30%会在20年内缓慢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HCV感染成为导致肝癌及终末期肝病的重要原因。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整个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位于基因组中央,在基因组的5’和3’末端各含有一段非编码序列(Non-cording Region, NCR)。基因组从5'NCR依次为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NS5B及3'NCR, C区编码核壳蛋白,E1、E2区编码包膜糖蛋白,P7及NS2到NS5分别编码不同功能的非结构蛋白。HCV具有高度变异性,但不同区段变异率不同,有些区段变异性较大,而另有些区段则遗传保守性很高,其中5’NCR和C区最保守,E区最容易变异。HCV 5'NCR是整个基因组最为保守的区域,长度和序列非常稳定,这个区段核苷酸突变少,并且其变异可以代表基因型。HCV可以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HCV基因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我国大陆主要是1b、2a型及少量的la、2b、3b、4a及6a型等。研究表明,HCV基因型与临床有密切的关系,基因1型HCV感染者往往病毒载量较高,疾病进展快,对干扰素的应答较差,但是基因型对临床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HCV 5'NCR是病毒复制的起始部分,在病毒的复制及病毒蛋白的翻译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5'NCR某些核苷酸的特异性变异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复制水平及对干扰素的治疗应答。NS5A是HC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在HCV多蛋白的成熟和RNA的复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抗肝细胞凋亡作用,并下调干扰素a(IFNa)刺激的抗病毒效应。HCV NS5A某些区域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其抗干扰素作用的减弱,研究最多的区域是ISDR,日本学者研究发现NS5A羧基末端第2209到2248氨基酸的40个氨基酸区域的序列与干扰素治疗的敏感性有关,将这个区域称为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认为ISDR变异株(4个以上氨基酸突变)对干扰素的应答较好,但是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研究并未证实ISDR的突变与治疗转归的关系,考虑ISDR外还存在与干扰素疗效相关的序列,如V3区、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耐药区(IFN/RBV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IRRDR)等。目前对ISDR变异与干扰素应答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是对NS5A区基因全序列的变异对干扰素应答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国内尚未见报道。 为了明确HCV 5'NCR及NS5A的变异情况以及变异对临床的影响,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法及基因测序法检测山东地区HCV感染者5’NCR区,对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进行NS5A序列测定,观察HCV 5'NCR及NS5A的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人170例,抗HCV及HCV RNA均阳性,并排除了HAV、HBV、HEV、HIV感染及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空腹抽静脉血5m1。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180ug或a-2b 1.0-1.5ug/kg治疗,基因1型疗程12个月联合利巴韦林800-1200mg,非基因1型疗程6个月联合利巴韦林800-1000mg。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型,观察基因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感染途径、HCV RNA定量及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2.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118例,进行HCV 5'NCR的序列测定,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ClustalX2.0及Mega4.0进行分析,以Mega4.0软件构建遗传进化树,以此了解不同病毒株的亲源性;与国内外HCV流行株相比较,观察不同病毒株5'NCR区核苷酸序列的变异,了解山东地区HCV 5'NCR的基因变异特点;观察特征性的基因变异与HCVRNA定量水平及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3.对35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治疗前的血清进行NS5A序列测定,全长NS5A序列设计5对引物,分5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应用ClustalX2.0及Mega4.0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比对,与HCV 1b型标准株HCV-J比较,观察NS5A全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率及特异性的区域ISDR、V3区、IRRDR等的变异情况,以及以上变异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结果: 1.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为:基因1b型63.1%,2a型28.6%,1a及3b型均为1.19%,1b+2a及1a+1b混合型6%;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两组病人基因型分布无差别;有输血史者占67.9%,有输血史者及无输血史者基因型分布无差别;基因1b型与基因2a型血清HCV RNA定量log值分别为:6.42±1.0及5.69±1.15,t=3.89,p=0.0001;基因1b型与基因2a型抗病毒治疗SVR率分别为63.6%、90%,0.01p0.05。 2.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5'NCR区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分别为1b型65例、基因2a型45例、1a型2例、3a型1例、3b型2例及6a型3例。 3.42例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5'NCR区序列跟国内外多数参考株序列相同,23例病人发生1-2碱基变异,存在120位C-T(9例)和204位C-T(8例)两个位点的特征性变异。2例1a病人5'NCR区基因序列与中国株序列相同,与2株美国株同源性为99.5%-100%。2a型病人5’NCR序列同源性为97.8%-100%,存在与参考株完全相同的病毒株,共有11个位点存在碱基变异,有222位及247位两个位点的特征性变异,根据这两个位点碱基的不同可以将2a型病人分为3组:均为T组、均为C组及分别为C、T组。3a型5'NCR和标准株同源性为98.1%,有4个碱基不同。2例3b型病人的5'NCR与国内外流行株同源性分别为99.1%-100%。6a病人都具有特征性的第-145位的CA插入,病人及参考株之间仅存在3个位点的碱基的不同,其中2例病人序列与中国株之一相同,与另一中国株及香港株同源性均为99.5%,另外1例病人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8.5%-99.5%。 4.1b型5'NCR区120位C-T变异株和野毒株HCV RNA定量分别为5.16+1.40 log和6.14+1.01 log(p=0.041),差别有显著性;而1b型5'NCR区204位C-T变异株和野毒株HCV RNA定量分别为5.95±0.95 log和6.14±1.01log(p=0.23)。2a型病人根据5'NCR第222位及247位的碱基分为3组,3组病人HCV RNA定量没有明显差别。1b型及2a型5'NCR区变异株与野毒株比较干扰素的应答率没有差异。 5.35例病人中有20例得到全序列HCV NS5A测序结果,其中11例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9个病人无应答或停药后复发(NR)。与HCV标准株J株进行比较,NS5A变异率较高,核苷酸变异数目为136+9.2,氨基酸变异数目为31.3士4.2,但病人之间同源性较高。SVR及NR两组病人NS5A全长序列的氨基酸变异数目没有差别(32.4+4.4及30.4士3.7,p=0.302), ISDR为突变型、中间型及野生型人数分别为:1、6、2及0、4、7(p0.05), IRRDR氨基酸变异数目在SVR组及NR组分别为:6+1.33及4.4+1.14(p=0.014), SVR组及NR组氨基酸变异数≥6的比例分别为6/9及2/11(p=0.04),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1.山东地区HCV主要流行株是基因1b型,其次为2a型,存在少量的1a、3a、3b、6a型及混合型感染。其中基因3a和6a型感染以前在山东地区未见报道。 2.HCV感染者大部分有输血史,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无关,1b型感染者HCVRNA定量(病毒载量)较高,且持续病毒学应答较差。 3.HCV 5'NCR区序列高度保守,与国内外流行株同源性高,变异率低。基因1b型及2a型5'NCR区均有特征性的核苷酸变异,1b型HCV感染者5'NCR第120位C-T的变异减弱了病毒的复制水平,其余位点的变异不影响病毒的复制水平,5'NCR的变异对干扰素的应答无明显的影响。 4.与HCV J株比较,山东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 NS5A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率较高,但病人之间NS5A序列的同源性较高。ISDR的氨基酸变异率较高者抗病毒治疗应答者较好,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RRDR氨基酸变异数≥6预示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较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荻;苏红星;;基因变异与疾病发生的相关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7期
2 ;科学家鉴定出与人类老化有关的基因变异[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3 周华琴;;婴儿猝死综合征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04期
4 ;丙型肝炎病毒通过一氧化氮和活性氧干扰ATM-NBS1/Mre11/Rad50通路从而抑制单核细胞和肝细胞内DNA修复[J];微生物与感染;2011年02期
5 杨大军;;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1期
6 李晓峰;马寅芙;杨广民;;吉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3期
7 张树庸;;美发现与肌肉耐力有关的基因[J];实验动物科学;2011年04期
8 杨淑玲;;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教育措施[J];护理研究;2011年24期
9 彭文;;科技快递[J];百科知识;2011年14期
10 周元;刘金平;向水;杜心灵;孙宗全;;环孢素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JFH-1复制的实验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世平;董砚虎;李长贵;吕文山;姜宏卫;司元国;程洁;;染色体7q35区基因变异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向光明;;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HBV X基因变异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任洁;赵冬;刘静;王薇;齐明;;ABCB1和ABCC2基因变异对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他汀疗效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高英堂;陈瑞阳;宋文芹;陈成彬;齐之丽;景丽;孙金英;钱绍诚;;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的基因变异[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侯青顺;柳富会;仉海峰;;HBV多基因位点变异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晓民;凌玲;王晶;;UCP3基因变异与肥胖伴/不伴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罗阳;姜莉;敖雪;吕志;张学;;人氨基肽酶N的基因变异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田富国;韩存芝;武海民;;瘦素受体基因变异与乳腺癌的关系[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郑宇;;乙肝病毒前C基因/C启动子变异在不同肝脏疾病谱中的表现[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田园;杜绍财;张瑞;魏来;陈原;韩建德;;拉米呋啶治疗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变异标志物应以YVDD为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梦瑶;酷爱垃圾食品,或因基因变异[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发现3个基因变异,有助识别“高危”肥胖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何梦舒;通过基因变异,或有望延长人类寿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高原;与基因变异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刘海英;罕见基因变异可明显“塑身”[N];科技日报;2011年
6 习文;交大昂立『基因变异』进行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基因变异可使婴儿肌肉强健[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记者 刘向;基因变异影响饮食取向[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常丽君;基因变异老鼠能抗普通鼠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刘霞;新型抗癌药物可阻断特定基因变异[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非结构蛋白5A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卫华;表达HCV-NS3抗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洪沙;缺失突变HCV核蛋白DNA免疫效果的初步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胡巍;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酶及抑制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5 郑义;丙型肝炎病毒NS4B蛋白的功能[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静;山东省HIV-1主要流行株基因变异和人群HIV-1抗性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7 汪涛;丙型肝炎病毒NS3区基因变异和T细胞免疫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8 许信刚;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囊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及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徐东平;SARS冠状病毒的临床检测和基因变异分析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王艳芳;清气凉营法抗流感实验研究与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华;肠道病毒基因变异与小儿中枢感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葛善飞;核苷类药物抗乙肝病毒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金戈;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克隆震颤大鼠差异表达基因[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刘晶晶;慢性乙肝病人核苷药物诱导HBV基因变异检测及意义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常云;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基因变异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6 崔伟红;iNOS基因G954C变异及其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健;无毒基因AVRPiz-t的田间分布[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8 罗皓;广西HIV-1重组流行株基因变异的研究和快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尹晶;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10 朱蔚;PAF-AH活性及基因G994T变异与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
本文编号:
2635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