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IL-21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DSS炎症性肠病模型中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0-05-18 12:31
【摘要】:目的: 检测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IL-21的表达情况,为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炎症性肠病等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方法: 选用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I)、I/R1h组(J)和I/R5h组(K),每组10只。I组: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做缺血再灌注处理;J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30min,I/R1h后取标本;K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30min,I/R5h后取标本。16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2组:生理对照组(A)和DSS实验组(B)。A组小鼠正常进食,自由饮水;B组小鼠正常进食,饮用7%DSS溶液,连续7日。各实验组于相应的时间点取血,ELISA检测血清中IL-21的浓度。I、J、K组取小肠组织,A、B组取结肠组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实验组中的组织变化和IL-21含量。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ˉ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法,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各实验组整体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I组:小肠呈粉红色,有光泽;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后可见小肠颜色迅速转为苍白色,30分钟后小肠呈暗红色,失去光泽;J组:小肠呈暗红色,水肿明显,肠腔内有液体;K组:小肠呈现暗红色,肠腔内见大量液体,部分肠管内有淤血出现。A组:小鼠活泼,毛色光亮、润泽,体重正常增加,大便一直为黑色颗粒状,肠管色泽粉红。B组小鼠口服7%DSS后精神逐渐萎靡、嗜睡,毛色失去光泽,体重逐渐减轻,大便初始为黑色颗粒状,第3日后逐渐转变为褐色稀便,于DSS处理后第7日出现鲜血样便,伴有四肢末梢冷,精神较差。肠腔内积血,色泽暗红。 2.初始A、B组小鼠体重分别为25.1±2.5g、26.1±2.5g,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用蒸馏水和7%DSS处理后A、B组小鼠体重分别为30.9±2.5g、24.2±2.2g,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清中IL-21的含量:I组(1.8510±0.9936pg/ml)低于J组(3.2460±2.3421pg/ml),P0.05;A组(1.3688±0.5463pg/ml)低于B组(3.8063±1.7593pg/ml),P0.05);I组与K组(1.7520±0.7130pg/ml)、A组无明显差别(P0.05)。 4. I组、A组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层可见少量IL-21阳性细胞分布,J组、K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B组中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层固有层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分布。 结论: IL-21可能参与了小鼠I/RI初期的病理进程,IL-21参与了DSS诱导的结肠炎的病理进程。C57BL/6野生型小鼠和ICR野生型小鼠血液中IL-21的生理含量无差别。阻断IL-21通路可能成为治疗I/RI和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胜楠;卢雪峰;智绪亭;;Toll样受体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年08期

2 贺杰;吴小平;;关于益生菌与炎症性肠病[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5期

3 张瑜;金建军;赵双琴;张世同;张英剑;白艳丽;郑玉峰;;伊班磷酸钠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炎症性肠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4 陈燕;韩真;;调节性T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研究新进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刁兴元;;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对免疫指标改变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9期

6 陈宝心;耿岚岚;袁鹏英;何婉儿;许朝晖;;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7 吴正祥;丁洁;杨九华;吴强;杨枫;;双歧杆菌对实验性结肠炎中趋化因子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8 刘晓;仲人前;;白细胞介素-22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04期

9 易烽明;赵杰;雷媛;蒋益;夏冰;;巨细胞病毒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1年03期

10 吕小平;王丽莎;詹灵凌;陈兰;唐星火;;炎症性肠病85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钦民;韩真;;炎症性肠病101例临床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2 王玮;杨占清;张峰;袁川评;刘英;付守鹏;刘颖;陈巍;柳巨雄;;IL-10在炎症性肠病大鼠脑、结肠组织中表达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季峰;王子薇;焦春花;藤卫军;;NOD2/CARD15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分析[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智峰;周艳华;刘玉兰;;炎症性肠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杨占清;王玮;崔伟;刘芬;张雪莉;张峰;刘冬;梅英武;袁川评;柳巨雄;;MUC1、MUC2 mRNA在炎症性肠病大鼠肠黏膜细胞表达规律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徐家骅;邵彩虹;梁英杰;黄瑛;;沙利度胺对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蔡志坚;张伟;王建莉;;TGF-β1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小鼠炎症性肠病的保护效果及其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子薇;季峰;藤文军;袁晓刚;叶晓明;;浙江地区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NOD2/CARD15多态性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惠霞;刘占举;;iKIR及其配体HLA-Cw表达与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分析[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怡;少儿应警惕炎症性肠病[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陈青 通讯员 余飞;揪出引发细胞内乱“首恶分子”[N];文汇报;2011年

4 王满元;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牧川;每天用木棍敲敲后背[N];健康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霞;药尽其才 物尽其用[N];科技日报;2011年

7 健康时报记者 冯丽安;节后吃胃药盯三症状[N];健康时报;2010年

8 阿华;6-巯基嘌呤应继续使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龚怡;久泻不止查查肠镜[N];健康报;2004年

10 记者 朱国旺;专家呼吁关注肠道与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及其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攀;维生素D与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作用通路中炎性因子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李甲振;白细胞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信号诱导T细胞激活和促炎因子的分泌作用[D];汕头大学;2007年

5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晓云;IRE联合IL-21基因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黄颖;双歧杆菌BB12治疗炎症性肠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振亚;白细胞介素21抑制结肠癌生长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弼民;NF-κB p65反义寡核苷酸对TNBS诱导BALB/C小鼠结肠炎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8年

10 乐敏;阑尾切除及口服耐受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港;IL-21在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DSS炎症性肠病模型中的表达[D];苏州大学;2012年

2 王丽莎;炎症性肠病858例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彭晓康;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雷敏;中国东部地区15年内炎症性肠病患者流行病学变化[D];浙江大学;2011年

5 唐凯;208例炎症性肠病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吕进;高度疑似炎症性肠病的原发性肠T细胞淋巴瘤两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雳;炎症性肠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袁川评;IL-21及其受体在IBD大鼠结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海浪;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临床评估、预后随访及难治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陆春霞;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9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69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